前言 香港现代商战中,第一宗广为人知、且影响深远的收购兼并案例,是1972年发生的置地兼并牛奶公司事件,俗称“置牛大战”。 此役,身兼置地主席的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利用当时英资国洋行如日中天的气势,...
出神入化,百利保的收购重组
前言 百利保收购中巴失败后,鹰君一系即在随后骤然而至的地产低潮中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被迫债务重组,将旗下的富豪酒店及百利保股权出售。 此役,罗鹰石之子罗旭瑞与韦理联手,向鹰君旗下的富豪酒店及百利保策...
背水一战,九龙仓增购战
前言 几乎就在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的同时,号称“世界船王”的包玉刚亦打了一场漂亮、干净利落的世纪收购战。 跫森20世纪70年代末,包玉刚敏锐地察觉到世界航运业将出现空前大萧条,危机正在迫近,因而毅然果敢...
昙花一现,佳宁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股坛升起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一一佳宁集团,它的创办人陈松青通过一系列近乎疯狂的收购、兼并活动,在短短的数年间使一家资产只有数百万港元的公司,膨胀为市值高达逾百亿港...
局部收购,中巴保卫战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新兴华商亦向华资的老牌公司策动收购兼并,其中最蓍名的,就是百利保收购中巴一役。 向中巴展开敌意收购的,是新兴华商罗鹰石旗下的百利保,百利保以母公司鹰君的实力为后盾,邀得著...
以静制动,和黄收购香港电灯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重施故技,再次以兵不血刃的方式,通过和黄收购香港电灯。 不过,在这次收购中,他已稳占主动权。 其实,李嘉诚早已看上香港电灯,旗下公司曾与港灯有过多次合作,他也曾对港灯...
运筹帷幄,盈动兼并香港电讯
前言 1997年骤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催化香港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 在这场资讯科技旋风中,香港企业收购兼并再次风起云涌,其中,最瞩目的是盈动兼并香港电讯。 这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堪称经典...
填补空间,利丰兼并天祥、太贸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商业社会风云突变,企业收购兼并的第五次浪潮汹涌澎湃,从美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及亚洲国家。这次全球购并浪潮,以大企业的横向购并为基调,其特点是“强强合作,强强联手”,“B...
债台高筑,胡仙痛失星岛
前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骤起,揭开了星岛收购战的序幕。星岛集团由东南亚巨富胡文虎创办,其女胡仙继而发扬光大,成为全球中文报业跨国集团,而胡仙亦因而被誉为“香港最有财势的女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
峰回路转,置地攻防战
前言 置地号称香港地产“皇冠上的明珠”,谁拥有置地,谁才能称为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20世纪80年代初,华资大亨在先后鲸吞和黄、九龙仓之后,即将觊觎目标指向置地。 为保护控制权,置地与怡和组成股权互...
时移势易,港龙航空争夺战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围绕着港龙航空的控制权,一场并无刀光剑影的争夺战持续了整整十年之久。 港龙航空创办之初,即以其中资背景向长期垄断香港航权的国泰航空公司提出挑战,但在香港政府有关...
双赢之局,电视企业收购战
前言 与亚洲证券的争夺不同,电视企业收购战以双赢作结局。 电视企业两大股东邵逸夫和郭鹤年,属多年老朋友,可说知己 知彼。 当年郭鹤年入股电企,就是应邵逸夫之邀。20世纪90年代中期,郭鹤年大举投资香港...
两败俱伤,亚洲证券争夺战
前言 亚洲证券在韦理时代,是一只传奇性的股份。 韦理以亚证为投资旗舰,东征西伐,战绩彪炳。踏入20世纪90年代,韦理新婚,决定金盆洗手,退出股坛,遂将亚证股权分批出售,为亚证争夺战的燃点埋下伏笔。 亚...
帝国还乡,汇丰银行兼并米特兰
前言 汇丰兼并米特兰银行一役,曾震动香港及国际金融界,堪称现代企业收购兼并的典范。 踏入20世纪80年代,汇丰银行集团为应付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加速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其帝国还乡的宏愿。然...
以退为进,海裕国际争夺战
前言 海裕国际一系,在香港股市中并不显眼。 然而,一场反目成仇的争夺战,却将其推到万众瞩目的幕前。 挟东南亚资金而来的海裕国际主席蔡世亮,为了壮大集团的声势和实力,决定让股、让权,力邀其多年的老朋友、...
金蝉脱壳,川河收购战
前言 20世纪90年代,香港另一宗引人注目的收购兼并事件,是海嘉、亚细安先后对川河展开的敌意收购。 川河在香港股市并不活跃,论规模亦只是三、四流角色,但是,自从台湾商人汤君年入主之后,先是收购汤臣太平...
抢滩登陆,首钢的旋风式收购
前言 踏入20世纪90年代,继中信集团之后,掀起红筹股“借壳上市”热潮的,当数首钢总公司。 首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实行责任承包制的试点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证书编号为001。19...
暗度陈仓,美丽华酒店收购战
前言 美丽华酒店在创办人杨志云时代可以说是一只传奇性的股份,它曾有过大放异彩的时期。 可惜的是,杨志云病逝后,杨氏家族内部产生分歧,部分成员无心继续经营酒店,有意售盘。 有股东从中穿针引线,导致中信泰...
黄雀在后,中信泰富兼并恒昌
前言 非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恒昌企业收购战无疑是著名的一役。恒昌号称“本地老牌洋行”,规模宏大,旗下大昌贸易行在香港可说家喻户晓。 然而,踏入20世纪90年代,恒昌的创办人何善衡等,因年事已高,后辈无...
挑战建制,百利大收购战
前言 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证监当局的权威受到一宗围绕百利大收购合并事件的挑战,一时间令传媒高度注目。 事件中,新西兰资本控制的百利大,突然向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的母公司新西兰证券提出全面收购,触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