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胡仙痛失星岛

2019-12-1810:54:46债台高筑,胡仙痛失星岛已关闭评论

前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骤起,揭开了星岛收购战的序幕。星岛集团由东南亚巨富胡文虎创办,其女胡仙继而发扬光大,成为全球中文报业跨国集团,而胡仙亦因而被誉为“香港最有财势的女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然而,踏入过渡时期以后,胡仙投资策略接连失误,为家族事业王国的崩溃种下祸根,可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地产、股市大幅下跌,债台高筑的胡仙失去最后的翻身机会,被迫出售星岛,触发了一场瞩目的收购战。是役,中企基金与 Lazard比财技、比财势,连番恶斗,一方是后来居上,可惜功败垂成;另一方则失而复得,最后反败为胜。 星岛鹿死谁手,主沉浮的竟是大债主何英杰家族。

一代女强人胡仙,就此断送了家族王国,再次印证了“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星岛报业集团的创办人是胡仙的父亲胡文虎。 胡文虎祖籍福建永定,1882年在缅甸仰光出生。 其父胡子昂早年赴南洋谋生,在仰光创办永安堂中药店,售卖中药材并行医。1908年胡子昂去世,永安堂遂由其子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经营。 其时,永安堂仅是仰光一间极普通的中药店。

胡文虎兄弟为了将永安堂发扬光大,针对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的特点,在祖传秘方“玉树神散”的基础上,利用薄荷、樟脑等中药原料,并采用西药的科学研制方法,先后研发出多种良药,包括万金油、八卦丹、头痛散、清快水、止痛散等,又设计了以老虎为图案的商标,统称虎标良药,永安堂中药店亦改名为永安堂虎豹行。 永安堂的虎标良药推出后,由于功效显著、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很快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 其中又以虎标万金油最驰名,畅销缅甸及东南亚各埠。

1932年,胡文虎为了拓展中国内地市场,将永安堂总行迁至香港,在香港开设虎标永安堂,其后更在香港岛的大坑道兴建著名的虎豹别墅,以作为在香港的居身之所。当时,胡文虎的事业如日中天,永安堂在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和东南亚各埠遍设分销机构,估计全世界半数以上人口都使用过虎标万金油。 胡文虎成为家喻户晓的“万金油大王”,一蹴而就成为东南亚巨富。胡文虎为推销虎标良药,每年均在报刊大肆刊登广告,花费巨大,他由此产生自办报纸的意念。1929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其后又相继创办《星槟日报》、《星华日报》、《星光日报》、《星闽日报》、《星沪日报》《星暹日报》、《星暹晩报》等,在无意中创办了另一个商业王国-星系报业。

1937年,胡文虎命三子胡好在广州创办《星粤日报》,试刊时适逢“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这时,香港已成为永安堂的主要基地,胡文虎因应形势的发展,决定叫胡好到香港创办《星岛日报》,这是星岛报业的起源。

1938年8月1日,星系报业的第六份报纸-《星岛日报》在香港正式刨刊出版。 当时,国民党政要林森为《星岛日报》题写了报名,而中共元老朱德、叶剑英等,亦为该报题辞。 叶剑英的题辞是“民众喉舌”。

当时,星岛报社已拥有最新型的高斯卷筒印刷机,配有彩色套印,每小时可印5万份,其规模在香港报业堪称一流。《星岛日报》后来成为香港的大报之一,是香港政府刊登法律性广告的有效刊物,日常销量上升到7万份。《星岛日报》出版不到半个月,《星岛晚报》亦于1938年8月13日创刊。1948年1月16日,广州发生“广州市民焚烧沙面英国领事馆事件”,《星岛晚报》即雇用直升机采访,发回大量新闻图片报道,当天即在该报头版刊出。自此销量急升,成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晚报。

1948年,胡文虎再在香港创办一份英文报纸,即《香港英文虎报》,英文名叫“Hong Kong Standard”。自此,香港星系报业自成系列。 胡文虎一生前后共创办了16份报纸,到其晚年,其报业方面的业务已大大超过了成药方面的生意,而胡氏作为报业总裁的名气,也超过了他作为永安堂东主的衔头。

1954年,胡文虎病逝,遗下家族生意分别由其子女侄儿继承。 可惜,当时被认为最有可能继承发扬其事业的三子胡好,已先其父一年,于1953年因飞机失事身亡。 后来,胡氏后人未能同心协力守住祖业,甚至为遗产所有权对簿公堂,导致整个商业王国四分五裂,后来大部分产业更落人外人之手,包括著名的永安堂虎豹行。 对此,胡文虎的女儿胡仙曾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们本来拥有全部,一个令别人羡慕、妒忌的庞大的帝国,可惜胡文虎死后,没有人去统率它,每个家族成员都想,却没有一个有能力那样做。”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