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汇丰兼并米特兰银行一役,曾震动香港及国际金融界,堪称现代企业收购兼并的典范。
踏入20世纪80年代,汇丰银行集团为应付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加速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其帝国还乡的宏愿。然而,汇丰的征战可说是一波三折,荆棘满途。1981年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功亏一篑,铩羽而归。幸亏,当时英国四大结算银行之一的米特兰势弱,给汇丰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汇丰遂以惊人的耐心、深藏的谋略部署此役。
期间,同为英国四大结算银行之一的莱斯中途杀入,企图横刀夺爱。汇丰面对强敌,沉着应战,步步逼迫。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重重波折之后,汇丰终于过关斩将,成功兼并米特兰,一举跻身世界十大银行之列,取得战略性的优势。
世纪之战,始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配合,缺一不可。
汇丰收购米特兰银行一役,其实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其时,香港新界九七租约届满的问题已开始困扰英国及香港政府。因此,1977年沈弼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主席之后,遂开始着手部署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以作应变之策。
汇丰全名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创办于1865年,由当时香港几乎所有主要的外资洋行联手创办,是香港开埠以后第一家在香港注册、以香港为银行总部所在地的本地银行。汇丰的股东最初包括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丹麦人、犹太人以及印度帕西族人,不过,在其后的岁月里,除英商外的其他股东陆续退出,汇丰遂演变成英国人管理的银行。
汇丰创办后业务发展迅速,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银行,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宰、赫赫有名的垄断寡头,汇丰的业务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集中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伯其在海外的业务一直相当活跃。1865年汇丰创办后,即在英国伦敦开设分行,翠年又在日本开设分行,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外资银行。1880年汇丰在美国纽约建立分行。因此,早在19世纪,汇丰银行的分行网络已横跨亚、欧、美三大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汇丰将业务从中国大陆撤回香港,并开始向海外拓展。 汇丰向海外拓展、迈向国际化的最初步伐,是1958年和1960年先后收购有利银行和中东英格兰银行,将业务扩展到南亚次大陆、西亚和中东地区。
1965年,汇丰在香港银行危机中一举收购最大的华资银行恒生银行51%股权,从而奠定了汇丰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汇丰及恒生银行在香港银行业存款市场巳占有约六成份额,发展余地有限.其时,香港的九七问题亦已开始浮现。 新上任的汇丰主席沈弼于是筹划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计划在亚洲以外的美洲及欧洲建立战略据点,形成所谓“三脚凳”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