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丽华酒店在创办人杨志云时代可以说是一只传奇性的股份,它曾有过大放异彩的时期。
可惜的是,杨志云病逝后,杨氏家族内部产生分歧,部分成员无心继续经营酒店,有意售盘。 有股东从中穿针引线,导致中信泰富与李嘉诚再度联手,向美丽华提出全面收购。 事件发展的初期,可说是收购恒昌企业的翻版,赢面相当之大。
然而,另一顶级巨富李兆基通过旗下的恒基发展,暗度陈仓,向大股东杨氏家族购入策略性股权,由于未触发收购点,无须提出全面收购,瞬即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 结果,中信泰富初尝败绩,恒基发展一举取得逾百亿市值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此役最瞩目之处,是两大巨富的正面交锋。
而杨氏家族则将父辈一手创下的基业,拱手相让,殊为可惜,应验了一句古语:“创业难,守业更难.”
美丽华,全名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57年。创办人杨志云,原籍广东中山,1945年移居香港,初期任职大有金号,后收购该金号,改组为景福金号,专营金银、珠宝及钟表生意,与“珠宝大王”郑裕彤是老朋友。1957年,杨志云得知西班牙教会准备出售所经营的一家旅店,遂联同何善衡、何添等购入,由何善衡出任董事长,杨志云任永远总经理。1983年,何善衡因年事已高而退位,杨志云便兼任董事局主席,直至逝世后才由何添接任。
杨志云接掌美丽华酒店后,多次将位于尖沙咀的酒店大肆扩充,先后在毗邻地段兴建数幢新楼,1966年又与素负盛名的美国西方酒店集团签订联合推广合约,将美丽华酒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在香港酒店业颇具知名度。1970年,杨志云将美丽华酒店重组,易名为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以每股10港元价格公开发售535万股新股,集资5350万港元,在香港上市。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丽华已发展成拥有1300间客房的大型酒店集团。
美丽华酒店在杨志云时代,可说是一支传奇性的股份。1981年8月,正值香港地产处于高峰时期,美丽华酒店将占地8.6万平方英尺的酒店旧翼,以28亿港元的高价售于佳宁、置地为首的财团。 这项交易在香港轰动一时,国际间亦为之瞩目。 当时,美国的《时代周刊》曾指为“创下吉尼斯纪录的单一物业转让的最高成交价”。
以佳宁、置地为首的财团原计划将该幅土地发展为“置地广场”式的高级商业大厦,可惜因地产市场崩溃,佳宁集团被清盘而半途夭折。 美丽华酒店因此与置地诉之法庭,后来双方庭外和解,美丽华除获得9.24亿港元的预付款项外,还得到置地赔偿3.75亿港元,而酒店旧翼业权仍归美丽华所有。这种变故,令美丽华平白获得额外收益近13亿港元,股东一再分红,这是美丽华最幸运的时代。
1985年杨志云病逝,美丽华董事总经理一职遂由其长子杨秉正出任。杨秉正早年曾在加拿大攻读医科,1961年返港即协助父亲管理家族生意,先后在美丽华酒店旅游部、订房部任职,后出任董事总经理。
杨秉正执掌美丽华以后,美丽华酒店亦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先后将酒店旧翼拆卸自行重建,建成气派豪华的柏丽广场和基温大厦,总楼宇面积达103万平方英尺。 美丽华还积极推动业务多元化,除了早期在香港各区设立方便食家,包括中环翠宁邨茶寮、海洋公园翠亨邨茶寮、铜锣湾中华游乐会翠亨邨茶寮,以及香港仔深湾游艇会涛苑海洋酒店等,还于1986年创办美丽华旅运,经营美加、欧洲、澳纽、远东及中国线旅游业务。
不过,总体而言,自杨志云病逝后,美丽华酒店已不复当年的光彩,经营作风日趋保守,业务渐走下坡路。1988至1989年度,美丽华税后赢利尚达1亿港元,及至1991年至1992年度,已跌至4000多万港元,赢利能力之差令人侧目。 这就导致了董事局对管理层的严重不满。 董事局主席何添在售出恒昌股份之后,亦有意将所持美丽华股份出售。
对于业务不进反退,杨秉正的解释是,已故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美丽华创办人,只要他提议,马上得到支持,但自己虽然跟随已故董事长兼总经理24年,但始终不是创办人,而是从前台服务员擢升到总经理职位,威望相差太远,所以经常受到掣肘,要作出让步妥协。 杨秉正又表示,自从佳宁事件后,管理层便不断受到压力,不但不能供股集资,还需多次派发巨额红利,甚至在物业扩建期间,还要保持80%以上的派息率,由于资金来源受掣肘,故此不得不保守。
经营保守、业绩平庸,使得年事已高的董事有意出售股权套现,而作为大股东的杨氏家族内部亦出现意见分歧。1985年杨志云病逝后,遗下股权由家族信托基金及家族投资公司持有,遗产继承人为杨志云妻子以及儿子杨秉正、杨秉贤、杨秉坚、杨秉刚、杨秉梁和两个女儿。 惟杨志云众子女中,多人已分别移民美国、加拿大,对香港的前景看法不一致,部分成员倾向将所持美丽华股权出售套现,而主理美丽华的长兄杨秉正则力拒将家产出售。美丽华酒店的争夺战,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