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骤起,揭开了星岛收购战的序幕。星岛集团由东南亚巨富胡文虎创办,其女胡仙继而发扬光大,成为全球中文报业跨国集团,而胡仙亦因而被誉为“香港最有财势的女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
峰回路转,置地攻防战
前言 置地号称香港地产“皇冠上的明珠”,谁拥有置地,谁才能称为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20世纪80年代初,华资大亨在先后鲸吞和黄、九龙仓之后,即将觊觎目标指向置地。 为保护控制权,置地与怡和组成股权互...
时移势易,港龙航空争夺战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围绕着港龙航空的控制权,一场并无刀光剑影的争夺战持续了整整十年之久。 港龙航空创办之初,即以其中资背景向长期垄断香港航权的国泰航空公司提出挑战,但在香港政府有关...
双赢之局,电视企业收购战
前言 与亚洲证券的争夺不同,电视企业收购战以双赢作结局。 电视企业两大股东邵逸夫和郭鹤年,属多年老朋友,可说知己 知彼。 当年郭鹤年入股电企,就是应邵逸夫之邀。20世纪90年代中期,郭鹤年大举投资香港...
两败俱伤,亚洲证券争夺战
前言 亚洲证券在韦理时代,是一只传奇性的股份。 韦理以亚证为投资旗舰,东征西伐,战绩彪炳。踏入20世纪90年代,韦理新婚,决定金盆洗手,退出股坛,遂将亚证股权分批出售,为亚证争夺战的燃点埋下伏笔。 亚...
帝国还乡,汇丰银行兼并米特兰
前言 汇丰兼并米特兰银行一役,曾震动香港及国际金融界,堪称现代企业收购兼并的典范。 踏入20世纪80年代,汇丰银行集团为应付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加速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其帝国还乡的宏愿。然...
以退为进,海裕国际争夺战
前言 海裕国际一系,在香港股市中并不显眼。 然而,一场反目成仇的争夺战,却将其推到万众瞩目的幕前。 挟东南亚资金而来的海裕国际主席蔡世亮,为了壮大集团的声势和实力,决定让股、让权,力邀其多年的老朋友、...
金蝉脱壳,川河收购战
前言 20世纪90年代,香港另一宗引人注目的收购兼并事件,是海嘉、亚细安先后对川河展开的敌意收购。 川河在香港股市并不活跃,论规模亦只是三、四流角色,但是,自从台湾商人汤君年入主之后,先是收购汤臣太平...
抢滩登陆,首钢的旋风式收购
前言 踏入20世纪90年代,继中信集团之后,掀起红筹股“借壳上市”热潮的,当数首钢总公司。 首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实行责任承包制的试点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证书编号为001。19...
暗度陈仓,美丽华酒店收购战
前言 美丽华酒店在创办人杨志云时代可以说是一只传奇性的股份,它曾有过大放异彩的时期。 可惜的是,杨志云病逝后,杨氏家族内部产生分歧,部分成员无心继续经营酒店,有意售盘。 有股东从中穿针引线,导致中信泰...
黄雀在后,中信泰富兼并恒昌
前言 非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恒昌企业收购战无疑是著名的一役。恒昌号称“本地老牌洋行”,规模宏大,旗下大昌贸易行在香港可说家喻户晓。 然而,踏入20世纪90年代,恒昌的创办人何善衡等,因年事已高,后辈无...
挑战建制,百利大收购战
前言 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证监当局的权威受到一宗围绕百利大收购合并事件的挑战,一时间令传媒高度注目。 事件中,新西兰资本控制的百利大,突然向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的母公司新西兰证券提出全面收购,触发了...
铁三角、谍影联手扼杀:中铝铩羽力拓的背后
“铁三角”控制了全球75%以上的铁矿石海运量 金融危机下的力拓经营难以为继,中铝出手意欲挽狂澜于既倒、达到“双赢”。 并购之路却步履维艰,最终折戟澳洲······在力拓暧昧的笑容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目...
杠杆收购,百富勤巧控广生行
前言 香港的上市公司中,历史悠久、能屹立百年而不倒者,广生行算是其中一家。 提起广生行,香港市民自然不期然地想起“双妹陵”花露水。广生行从化妆品起家,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转向地产发展. 然而,到20世...
敌友难辨,玉郎国际收购战
前言 玉郎国际收购战可说是1987年全球性大股灾的余波。 有“漫画神童”之称的黄玉郎,几经艰辛才创下颇具规模的玉郎王国。然而,由于贪念作祟,过度投入股市,1987年股灾袭来,黄玉郎损失惨重,结果导致玉...
众志成城,永安集团保卫战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兴华商郑裕彤领导的新世界发展,向老牌世家大族郭氏永安发起挑战,企图收购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 集团。 当时,挑战者和被挑战者,一个雄心勃勃,南征北讨;一个暮气沉沉,经营保守。...
真假收购,香港大酒店保卫战
前言 嘉道理家族与香港大酒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大酒店旗下的半岛酒店名闻世界,历久弥新,稳执香港酒店业的牛耳,堪称名店中的名店。 半岛酒店对于嘉道理家族而言,是无与伦比的财富及成就的象征,...
鹬蚌相争,华人置业争夺战
前言 老牌华资地产公司华人置业,本由冯平山和李冠春两大家族创办并控制。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家后人不和,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其中,涉及豪门三代的恩怨情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可媲美电视上的肥...
后发制人,会德丰收购战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和黄收购港灯之后,香港商界再度爆发一宗震动全港的收购兼并事件-会德丰收购战。 会德丰曾是香港赫赫有名的英资大行,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公司主席约翰·马登错误估计形...
并购案例:欧莱雅并购羽西
收购 与那些被称为“本土品牌杀手”的跨国公司相比,欧莱雅显得十分与众不同——被收购的本土品牌不仅不会遭受雪藏命运,相反,它还能够借助欧莱雅的多品牌大船驶向国际化海洋。这一切完全缘于欧莱雅集团CEO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