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玉郎国际收购战可说是1987年全球性大股灾的余波。
有“漫画神童”之称的黄玉郎,几经艰辛才创下颇具规模的玉郎王国。然而,由于贪念作祟,过度投入股市,1987年股灾袭来,黄玉郎损失惨重,结果导致玉郎国际遭遇接二连三的收购战。 期间,敌友角色难辨,战事峰回路转。
可惜,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黄玉郎不仅自己锒铛入狱,玉郎国际的控制权也被迫拱手让予觊觎已久的星岛集团主席胡仙。1993年,黄玉郎出狱,扬言要东山再起,而玉郎国际亦即时改名,新名为“文化传信”,以摆脱黄玉郎的阴影。这次,黄玉郎创办玉皇朝,他的胜算究竟有多少,人们将拭目以待。
玉郎国际收购战显示,商场鏖战,顺势者可以飞黄腾达,逆势者则一夜倾家荡产,成王败寇往往在一线之间。
玉郎集团全名玉郎国际有限公司。创办人黄玉郎,原名黄振隆,生于1950年,家境不佳。 黄玉郎虽学业平平,但自小喜爱画漫画,11岁已有报刊刊登其第一幅作品,13岁读完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开始其画漫画的生涯.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加入《时代漫画日报》。 应征的职位是“画家”,实际工作却是“后生”,薪金微薄不在话下,每日清晨更要到那些真正画家的寓所取稿。一年后这家漫画报宣布倒闭,黄玉郎也告失业。1964年,黄玉郎独资出版《笑话世界》周刊,迈出创立漫画王国的第一步。 黄玉郎自己画画、编辑及印刷,没有报社肯发行,他便与兄长踏着自行车走遍大街小巷,将《笑话世界》送到各报刊档。 不过,这次办杂志没维持多久便告失败。 其后,黄玉郎又与人合伙,先后出版了《娱乐漫画日报》、《新奇漫画日报》及《乐声漫画日报》等多种刊物,但均以失败告终。
踏入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步入繁荣时期,黄玉郎也碰上了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1971年底,一位上了年纪、做书店的朋友看中黄玉郎对漫画出版事业的专注及真诚,以及工作多年所积累的经验,特邀他出来闯天下。于是,黄玉郎“五度出山”,成立了玉郎图书公司,再度出版各种漫画刊物。这一次,他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步步为营,财务管理亦力求小心。玉郎图书公司出版的刊物,市场反应良好,销量很快突破了二万册,利润不俗。
这期间,香港的漫画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黄玉郎除了自己画画,还招聘并训练了一批青年,又吸收了日本漫画质素高、印刷好的优点,致力改进。如是经过三年,玉郎刊物的销量已稳占香港市场的第一位,压倒日本图书。 玉郎又就刊物的开本进行改革,先前出版的《小流氓》等是小开本,售价0.2港元,销售量已超过2万册。 但小开本限制了画面,也限制了人物的形象。 黄玉郎遂作出了一项在当时而言十分大胆的决定,将刊物改为现时的16开本,售价亦相应提高到0.61港元。 这项改革开始时令销量一下子降到1.8万册,但由于售价提高,利润仍然增加。 刊物的改革吸引了十七八岁的青年读者,扩阔了读者群。 不久,刊物销量更超过原来的2万册并继续上升。这项改革可说奠定了日后玉郎集团成功的基础。
1975年底,《小流氓》改名为《龙虎斗》,内容继续集中在功夫、打抱不平、正邪力量的对抗上。 1980年,《龙虎斗》成为香港最畅销的漫画刊物,销售量突破10万册大关,远超以往同类刊物的销售记录。 玉郎集团乘胜追击,继续推出多种刊物,计有1981年出版的《醉拳》、1982年出版的《如来神拳》及《中华英雄》,这些周刊的销量也相当不俗。
态及至1986年上市前,玉郎集团已主理21份刊物的出版,包括6份周刊或双周刊的连载武侠漫画、四份鬼怪故事刊物、三份漫画单行本、两份漫画日报、两份电视周刊以及娱乐周刊、流行音乐双周刊、英文漫画月刊、爱情故事周刊各一份.
至此,玉郎集团出版的刊物已雄霸香港漫画及连环画市场。 读者层面亦从过去15岁以下的少年及儿童扩展到二三十岁的中青年甚至年轻的女性读者。 据说,玉郎集团上市后,震雄集团董事长蒋震出于好奇,也买了几种刊物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