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和黄收购港灯之后,香港商界再度爆发一宗震动全港的收购兼并事件-会德丰收购战。
会德丰曾是香港赫赫有名的英资大行,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公司主席约翰·马登错误估计形势,大举投资正面临大萧条的航运业,结果泥足深陷,并触发与会系另一大股东张氏家族的矛盾,马登失望之余,加上年事巳高,遂萌退意,将股权售予南洋财团邱德拔。
其实,包玉刚亦早已看中会德丰,双方也曾有过密切合作,且业务互补,只是碍于两家的渊源,不便发动敌意收购。 马登售股, 为包氏提供了一个契机,他即以后发制人的姿态,向张玉良家族收购股权,并迅速介入收购战,发动雷霆攻势,结果成功兼并会德丰。
此役,包玉刚虽然“后发”,但他一出手即动如脱兔,再次以海高派豪气策动“银弹”攻势,令对手知难而退,一击功成。
与怡和、和黄一样,会德丰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英资洋行,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57年创办于上海的会德丰洋行。
1925年,英籍犹太商人佐治·马登接手会德丰洋行,当时的名称是G.E.Marden Co.,Ltd.,主要经营航运、货仓等业务。1932年,该公司与上海拖驳船有限公司合并,正式改组为会德丰有限公司,经营的业务亦扩展到钢铁、保险、地产及信托投资等领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会德丰一度将总部从上海迁到英国伦敦。战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会德丰陆续将业务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以香港为主要经营基地.不过,50年代,佐治·马登目睹中国的巨变,对香港的前景信心不足,遂将集团的经营重点放在机动性较高的远洋航运。
1959年,会德丰主席佐治·马登退休,职位由其子约翰 ·马登接任。约翰·马登早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46年加入会德丰伦敦分公司,随后移居香港。 约翰·马登上任后,逐步改变集团的经营方针,压缩海外业务,加强在香港的投资。 他通过发动连串的收购活动,加强集团在香港地产及零售百货方面的业务.
1961年,会德丰将旗下上市公司香港麻缆有限公司改组,易名为香港置业信托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发展地产业务的旗舰。1971年,置业信托以发行新股及换股方式,收购了华商张玉良家族的联邦地产有限公司,张氏家族因而成为会德丰的大股东之一。1973年,置业信托再创办夏利文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各区发展地产业务。
在零售百货方面,1968年会德丰收购了历史悠久的连卡佛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办于1848年,是香港第一家百货公司.稍后,会德丰有通过连卡佛收购华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中华百货公司.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际航运业务蓬勃发展,会德丰也加强了航运业务.1971年,会德丰将旗下上市公司钢业有限公司改组,易名为会德丰船务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发展航运业的旗舰。 此外,会德丰的另一家联营上市公司联合企业,原来主要业务是证券投资,但在约翰·马登的领导下,亦逐渐转而投资航运业。1973年,联合企业将旗下船队组成宝福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会德丰已跻身香港四大英资洋行之列,旗下的直属子公司达49家,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置业信托、联邦地产、夏利文发展、连卡佛、会德丰船务、联合企业及宝福发展等,而这些子公司又拥有约180家附属公司及20家私营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这一时期,会德丰的经营已遍及投资控股、商人银行、财务、证券、期货交易、航运、贸易、批发零售、地产、航空、旅游、保险以及制造业等,投资的范围亦从远东伸展到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南北美洲。 不过,总体而言,当时该集团的核心业务仍是香港的地产及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