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公司

美林陷入危机 2007年4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拉开序幕。随后,美国多家金融巨头卷入到这次金融大风暴之中,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美林公司。 随着...
阅读全文

并购案例:1993年深天极举牌飞乐音响

1993年的并购风潮中,“宝延风波”与“申万联姻”无疑是当时的热点。除此之外,深圳天极收购上海飞乐音响股权,则显得平静很多。 12月22日,深圳天极光电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天极)发布公告...
阅读全文

并购案例:1993年深万科举牌申华实业

1993年11月10日中午,深万科集团(以下简称万科)对外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及附属的上海万科房产等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华实业或申华)控股135万股,占其在外发行的...
阅读全文

宝延风波:1993年深宝安举牌延中实业

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资本的逐利性会促使资金从效率低的企业流向效率高的企业。而当资金量影响到企业股权结构稳定性的时候,就产生了并购行为。 姓“资”姓“社”争论的余音,在1993...
阅读全文

外资并购案例:2002年美国新桥图谋深发展

2002年,证券市场中另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外资并购。毕竟,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外资并购大幕徐徐拉开,而资本市场中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则是上市银行的并购。 “6·24”井喷行情结束后,大多数股票开始了重...
阅读全文

欧洲钢铁大王克虏伯公司

强强联合的钢铁大鳄蒂森一克虏伯 克虏伯是享誉世界的钢铁大王, 克虏伯这个品牌也是德国工业的一块金字招牌。纵观克虏伯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它的最关键的两位人物小阿尔弗雷德和贝托尔特·拜茨都是资本运营高手,正...
阅读全文

兵不血刃,长江实业收购和记黄埔

前言 继置地兼并牛奶公司之后,另一宗震动香港商界的收购兼并,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以“蛇吞象”的方式入主和记黄埔。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的政经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羽翼渐丰、雄心勃勃的新兴华商,开始觊...
阅读全文

网络新贵活力门挑战日本传统势力

活力门以小博大收购日本放送 日本社会一向等级制度森严,它虽然已经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却带有浓厚的封建官僚主义色彩。长期以来,日本的各大财团都与政界保持密切的关系,政府以维护它们的利益为己任,它们在...
阅读全文

沃达丰对曼内斯曼的世纪大收购

沃达丰成功敲开德国的大门 英国沃达丰对德国曼内斯曼的这次恶意并购引起了欧洲社会乃至全世央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双方都是本国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因此双方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为本国的财团争取最大的利益。 虽然碍于...
阅读全文

发人深省的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与分

汽车业的兼并高潮 作为20世纪90年代全球兼并重组浪潮的经典案例, 戴一克重组曾经给业界带来了无限遐想。 然而美好的希望转化为竞争优势却绝非易事。由于文化差异和管理风格的截然不同,戴一克重组后,原克莱...
阅读全文

印度塔塔集团的并购之路

塔塔巨人的发展历程 在印度,“塔塔”的身影无处不在。印度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塔塔,清晨喝一杯塔塔茶;外出乘坐塔塔汽车上下班;工作时使用塔塔应用电脑软件,住宿在塔塔开办的酒店。对于他们来说,塔塔已经...
阅读全文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震惊全美的并购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对等合并,在华尔街甚至全球引起轰动。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在当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涉及700亿美元的股票交易,合并后花旗集团的总资本接近7000亿美元,成为世...
阅读全文

华尔街日报易主

一部独立的商业新闻史 尽管掌管着一家市值703亿美元(2007年)的媒体帝国,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报人。运用资本的力量,与报纸的编辑一同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去影...
阅读全文

海湾石油公司收购案

最初的收购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皮肯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因一系列恶意收购案名振华尔街。逐渐地,梅萨石油公司让许多公司老板闻风丧胆。布恩·皮肯斯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和收购能力使梅萨石油规避了很多...
阅读全文

固特异收购与反收购

打破毒丸计划的兼并 戈德史密斯先生的第一笔交易就一鸣惊人。1972年4月,他一举斥资7亿美元,兼并了经营不理想的“大联合超级市场集团”。这是一家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居美国同行业第9位。 戈德史密斯将它一...
阅读全文

垃圾债券主导下的美国第四次兼并浪潮

惊人的三角工业兼并国民制罐公司案 1974年美国股市大跌,股票的暴跌造成了大量的交易机会。后来,通货膨胀使公司的价值虚增,可是股票的价格却没有随之上升以反映这种价值的变动。在这个时候,买一个公司比新建...
阅读全文

迅速扩张的韩国大宇集团

临危受命兼并韩国机械 韩国大宇集团在20世纪60年代还只是一个小型的贸易会社,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成为韩国的一流企业集团。美国《新闻周报》把它与举世闻名的通用汽车公司、三菱集团相提并论,还特别指出:“新崛...
阅读全文

反垄断法与垄断势力的较量

《谢尔曼法》的颁布背景 人们把从美国内战刚一结束到20世纪初的这一时期称为美国的“镀金时代"。在那个年代,像约翰·D.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以及J.P.摩根这样的工业和金融巨子们率先将拥有巨大权力和...
阅读全文

家喻户晓的卡内基钢铁并购案

兼并卡内基钢厂的大手笔 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延续了19世纪后期的走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和钢铁工业为代表-仍然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カ,而且仍处于扩展阶段。 这种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美国当时...
阅读全文

三级跳升,国浩收购海托

前言 郭令灿家族旗下的国浩集团,可说是来自东南亚的一彪精兵,通过三次不动声色的银行收购,完成三级跳升,令集团跻身香港第十二大上市财阀之列。 第一级跳升,是收购香港有悠久历史的道亨银行,国浩在香港成功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