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蝇效应的例子与启示:每个企业都需要配备一名弼马温

马蝇效应:针对不同的人,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励他。总之,要让这匹马儿欢快地跑起来。 管理者-激励管理 1860年美国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一位大银行家曾提醒美国前总统林肯不要将参议员萨...
阅读全文

公平理论的例子与启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 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 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 公平感直接影...
阅读全文

犯人船理论的例子与启示:制度比人治更有效

利用适当的制度激励,让人们的工作更有效率。 政府人员-政府政策的制定出台,管理者-制度建设与人员激励,个人-在社会制度中维护自身权益 18世纪,英国政府为了开发新占领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决定将已经判刑...
阅读全文

分粥规则的例子与启示:自私并不妨碍公平

在没有精确计量的情况下,无论选择谁来分,都会有利己嫌疑。经过多方博弈后,解决的方法就是分粥者最后喝粥。 等所有人把粥领走了,“分粥者”自己才能取剩下的那份。 政府人员一一体制规范;管理者一一制定简单高...
阅读全文

热炉法则的例子与启示:不可触摸的热炉

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挨烫"的惩罚。 管理者-对制度违背者的惩罚 三国时代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是“热炉法则"的应用。 马谡是诸葛亮很喜欢的一员大将。 诸葛亮在与司马懿对战街亭时,马谡自...
阅读全文

绝对平均主义的例子:滥竽充数的启示

要求绝对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一大锅饭 人是理性的,即在付出劳动既定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在获得利益既定的情况下力求付出的劳动最小化。 这种利己性无可厚非, 人总是在各种环境...
阅读全文

正和博弈的例子与启示: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在竞争中合作一实现双赢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 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
阅读全文

蓝斯登定律的例子与启示:与人为善,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所有人一与人发生利益冲突时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穆公丢失的一匹良马,被生活在岐山之下的三百多个乡人捉得,并吃掉了。 官吏抓住...
阅读全文

尼伦伯格原则的例子与启示:利己亦要利人

一场圆满的、成功的谈判,每一方都应是胜利者。 美国著名谈判学家尼伦伯格提出。 买卖双方达成一笔交易时,通常我们会看到,双方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报价。 通常的谈判也最容易将谈判的焦点集中在价格上。 例...
阅读全文

跷跷板互惠原则的例子与启示:得利还要学会吃亏

人与人相处,犹如玩跷跷板,一个永不吃亏,总是得利的人,固然得到了好处,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是那就如同把自己固定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游戏进行不下去了,自己和对方都失去了游玩的快乐。 个人一人...
阅读全文

螃蟹效应的例子与启示:从你死我活到你好我好

竹篓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 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篓口很窄,只要一只螃蟹爬到篓口,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阅读全文

负和博弈的例子与启示:恶性竞争是毒药

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其结果是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市场-恶性竞争,人际相处-两败俱伤 在博弈中,双方的有效合作会带来意想...
阅读全文

格乌司原理的例子与启示:竞争是活力的源泉

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 应用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同质产品或相似的服务,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难以同时生存。 ...
阅读全文

恩格尔定律的例子与启示:一个衡量富裕程度的工具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 富裕-食品开支占比例缩小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
阅读全文

公共选择的例子与启示:少数服从多数并不一定合理

将经济学用来研究政治,也就是如何把个人偏好转化为公共偏好的问题。 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 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
阅读全文

马太效应与基尼系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 一个有钱人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各一锭银子,让他们在自己远行期间去做生意。 有钱人回来后把三个仆人召集到一起。 第一...
阅读全文

奥肯定律的例子与启示:经济增长保证就业

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美国著名的凯恩斯派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阅读全文

拉弗曲线的例子与启示:荒年减税,藏富于民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 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政府税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