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的例子与启示:经济危机中那些逆势上扬的商机

2020-01-1919:41:30口红效应的例子与启示:经济危机中那些逆势上扬的商机已关闭评论

[口红效应]

又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适用场景]

经济不景气-廉价商品大销

1929年至1933年,美国工业产值减半,但化妆品销售增加; 1990年至2001年经济衰退时化妆品行业工人数量增加;2001年“9·11”发生后,口红销售额翻倍。

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发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再一次验证了经济学家发现的这一有趣的规律。

美国媒体称,2008年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 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

经济学家将这一有趣的经济现象归结为“口红效应”,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在美国,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一尤其是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

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花大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 正好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

后来,人们发现,与口红同样在经济危机中逆势繁荣的还有许多文化产品。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韩国流行的是鲜艳的色彩,并且短小和夸张的款式订单多;日本的服装销量很低,但是修鞋补衣服的铺子生意红火。 这些都是口红效应的表现。

了解口红效应,有利于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利用这一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

同时,企业也可以据此把握自身产品的需求状况。有专家提醒,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产品可以充分利用口红效应来拉动销售。

首先,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

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

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商品引导消费者,引发消费欲望。

如果你是商家,你卖的商品能否借着口红效应在危机中逆流而上?

如果你是消费者,在经济萧条或繁荣的不同时期如何安排自己的理财与消费?

这些,都与你对口红效应的理解不无联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