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是政府或企业(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1.债券的基本要素
(1)债券的面值。
面值包括面值币种和票面金额两项内容。面值币种是指以何种货币作为面值的标价单位。债券面值币种取决于发行者的需要和发行对象。一般地说,国内债券的面值币种为本国货币,一国在他国发行的债券的面值币种为债券发行地国家的货币或国际通用货币(如美元)。票面金额是指债券票面上直接标示的货币单位,它的大小从一个货币单位到上百万货币单位不等。票面金额的大小对债券的发行成本、发行数量及投资者的构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债券的面值通常就是债券的发行价格,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债券的交易价格则常常与其面值不一致。
(2)债券的利率。
债券的利率又称票面利率,它是指债券持有人每年可获得的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债券利率通常是固定的,即在债券到期之前保持不变,但也有一类债券的利率是浮动的,即随某种参照利率(如银行优惠贷款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债券利率主要受银行利率、发债人的资信级别、偿还期限、利率计算方式和资本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3)债券的期限。
债券的期限是指从债券发行日起到本息偿清之日止的时间。债券的期限短的只有数月,长的可达几十年。期限的确定主要受发债人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调配的资金规模、市场利率的变动态势、投资者的投资意向、心理状态、行为偏好以及债券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债券的性质
就性质而言,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与股票等有价证券一样,债券也是一种虚拟资本,是债券筹集到的资金在经济活动中运用所形成的真实资本的一种外在形式,它赋予其持有人在一定的时期内获取债息并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债券通常可以在特定的金融市场转证。因而,债券代表的不是发债人与特定的购买人(投资者)之间固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发债人对整个市场做出的承诺,体现为公开的、社会化的债权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