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07年发端于美国,后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失业、降薪、股灾、破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是出自于经济危机的手笔。
我们回顾历史,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29年的金融大崩溃,1837年的经济恐慌,1720年的南海泡沫等,想到这些,很多人一定很诧异,金融危机为何总是间隔性地光顾我们,为什么我们总是逃脱不了金融危机呢?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经济周期。
何谓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粗略地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经济到达顶峰时,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又进入下一个上升阶段。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就是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繁荣的背后必是衰退,而衰退必然伴随着金融危机。这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经典总结:“经济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可以单独摘除,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
由于观察尺度和观察角度不同,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同时间跨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理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基钦周期:短周期
基钦周期又名短周期,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又称为中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又称为长周期或长波。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熊彼特周期:创新周期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了熊彼特周期。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经济周期的成因,学术界认为有外因论和内因论两种。外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内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内部——收入、成本、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当然,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很难从一种理论中寻找到最佳答案。
理财,是指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计划和系统的管理、安排。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赚钱、花钱和省钱的学问。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反映出了理财对人生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学会科学管理自己的钱财,才能让钱财为自己的生活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