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边际成本增加自己的收益

2020-02-1315:18:28如何利用边际成本增加自己的收益已关闭评论

“喜新厌旧”这个成语我们并不陌生,在这个常见的成语里,包含着一种经济学的思想,那就是边际成本的问题,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有一个私营企业的业主,打算投资50万元做一笔生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方面增加资本的投入。比如说当他投入第一个10万元的时候,他可能很快就获得了2万元的收益,于是他决定投入第二个10万元,这时总投资达到了20万元,可是他却只得到了3.5万元的收益,而不是预想中的4万元。当他投入第三个10万元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收益不过只有4.5万元,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6万元,也就是说第三个10万元只给他带来了1万元的收益。

当投入第四个10万元的时候,他的总收益只有5万元,只得到了0.5万元的收益,而当投入第五个10万元的时候,这个业主惊奇地发现,他的总收益竟然没有增加,还是5万元,也就是说第五个10万元给他带来的收益为零。这个现象说明,相同的10万元,随着他的不断投入,带来的利润并不是递增的,而是递减的。这个道理很容易解释,因为做生意不只靠资本的投入,还要有人力、物力、精力等的投入,所以,尽管资本增加了,但人力和物力都不够,资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随着资本的增加,资本利用的效率反会逐渐降低。

他投入的每一个10万元,在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成本,每个10万元带来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所谓的边际收益就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产品的收益,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收益就等于市场价格。只要边际成本还没有上升到市场价格的水平,扩大生产就还有利润空间。当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时,也就是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就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规模,此时的边际收益为零;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新增的产量就会侵蚀原来的利润,导致总利润的减少。

所谓的“边际”,可以理解为“增加的”之意,“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每变动一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经济学家提出“边际”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为了作出更正确的决策。经济学家常说,理性人要用边际量进行分析就是这个道理。举个例子,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载运200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而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这里,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也就是说边际收益为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那么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的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这就是非理性决策。因此,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

经济学家提醒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平均数量的分析,而是边际量的分析,因为平均数常常会掩盖很多真实的东西。比如说平均利润率让我们感觉到每一笔数量相同的资本所带来的利润是相同的,但事实往往并不如此。当最后一个单位的投入带来的利润为零的时候,投入就应该停止了。因为此时的规模已经是最佳投资规模,如果继续投入的话,这个投入不但不会再带来利润,反而有可能带来亏损,使总收入随之减少。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边际效益是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企业或者团队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规模是受到边际效益的递减规律所制约的。企业在一定的规模下,各种资本是有一个最佳比例的,当各种资本的投入达到最佳比例的时候才会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规模也是有限度的,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资本的投入和其他要素的投入不成比例的时候,多余的资本就失去了创造利润的作用。因此说不能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就盲目地扩大规模。当投入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为零的时候,再继续投入就是多余的了,而且还会使原有的资本受到损失,此时总利润也会逐渐减少,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说老板给员工加薪。同样是增加1000元,给月薪为3000元的人增加的效用就比给月薪为6000元的人大。作为生产者,总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支持率。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就会促使其不断创造新的边际效用。这个道理可以引申到很多方面,使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多些冷静的思考,避免走入“规模越大越好”的误区。

【经济学家的思考】

最优决策就是持续某一活动,直至达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在判断一项经济活动对企业的利弊时,不是依据它的全部成本,而是依据它所引起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这项活动就对企业有利,反之则不利,需要适时作出调整。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