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赚“小费”的故事

2024-03-0114:46:54保姆赚“小费”的故事已关闭评论

一位朋友虽事业蒸蒸日上,但为特别爱哭泣的小孩伤透了脑筋。为此两口子想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后总算找到了偏方:小孩特别爱吃一种小颗粒糖,也爱玩欢乐球。所以每当小孩快要哭的时候,给他一两个欢乐球或给他吃几颗糖,小孩很快就会安静下来,甚至还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要是不让小孩哭,每周得破费54元左右,包括购买100多个价格为0.25元的欢乐球和约280粒价格为0.1元的糖。

有一天,他们从保姆市场雇了一位保姆专门照顾小孩,基本要求是不能让小孩哭,当然每周的预算仍然是54元左右。在雇主的帮助下,保姆很快学会了如何买球和糖以及对付小孩哭泣的招数。然而,一个多月以后,欢乐球降价了,由原来的0.25元降到0.15元。保姆当然高兴,因为现在虽然买280粒糖仍需28元,但买105个欢乐球不需要26元了,而只需要16元,每周就可以省出10元。但保姆没有把省出的钱交还给雇主,而是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算是赚点“小费”。就这样,欢乐球降价后,保姆每次花约44元买105个欢乐球和280粒糖,并赚10元小费,雇主全然不知。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但保姆总琢磨着,既然欢乐球降价了,为什么不多买点欢乐球,而少买点糖。经过不断尝试,她觉得花上44元,买145个欢乐球和220粒糖效果最好,不仅能制止小孩哭泣,有时还会看到小孩的笑脸。

一次周末,保姆利用雇主每周给的一天假,到正在读经济系研究生的哥哥处串门,并洋洋得意地把在雇主家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哥哥听。哥哥听后,觉得挺有意思,夸妹妹“聪明”。但仔细想想,还不够,因为让小孩高兴当然好,但这并不是妹妹的本职工作,她完全可以在不让小孩哭泣的前提下,更好地组合球与糖,省出更多的钱,赚更多的“小费”。经此点拨,妹妹觉得言之有理。回去之后,又经过不断尝试,她每次买大约140个欢乐球和210粒糖,花费约42元,就能保证小孩不哭。结果,每次可赚约12元“小费”,比哥哥点拨前多赚2元。

转眼间已是春节临近,保姆打算回家过年,期间只能由雇主去买东西和照顾小孩。如果雇主去买东西,必使其赚“小费”之事暴露无遗。为此,她以退为进,开始将每次能省出的12元分文不要,即把雇主所给的54元全部用于购买欢乐球和糖。至于购买的数量,经尝试,每周买180个欢乐球和270粒糖能使小孩最高兴。见此情景,雇主当然非常高兴,夸保姆很能干,而保姆就将球降价的事告诉雇主,还得了个“诚实”的美名。

这虽然只是一个保姆赚“小费”的故事,却揭示了消费中包括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原理。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具有双重影响:一是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这是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这种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所以,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