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它体现的是消费者自己感觉到的、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例子案例举例
唐僧在西行途中被牛头山的一只老怪抓到,老怪宣称自己有长生不老药,所以愿意低价将唐僧卖给各路妖友。蜘蛛精以美人计骗取了不少钱财,愿出价1000两黄金买唐僧;玉兔精刚从月宫逃出来,没多少钱,只能出800两黄金;九头虫不甘心老死海中,也愿出900两买唐僧;铁扇公主恨孙悟空让她失去儿子,听说妖怪们“抢购”唐僧,她也来凑热闹,她的心理价位是1200两,也就是说她最高只会出1200两来买唐僧。但其余妖怪也很想得到唐僧,所以他们与牛头山老怪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不过,最后老怪发现他们能出的最高价都没有铁扇公主高,所以还是将唐僧卖给了铁扇公主。而当所有妖怪都拿不出多于1000两的黄金时,铁扇公主付出1050两即得到了唐僧,这为她自己省下了150两,她很得意。
铁扇公主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她买唐僧支付的黄金的确比自己预期的要少150两,这150两黄金就是她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主要指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减去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在交易活动中,当消费者最后支付的购买价格比愿意支付的少时,他们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而消费者剩余的多少,也衡量了消费者本人所获额外利益,即预期之外利益的多少。
举个例子来说,甲、乙、丙、丁四个年轻人都很想买下某代理商销售的一款手机——iPhone4,但这款手机只剩最后一部了,而他们四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有所差异。甲愿意出5000元买下这款手机,乙愿意出4500元,丙愿意出价4300元,而丁只愿意出4000元。那么,4个年轻人竞争,最后胜出的肯定是甲,而且他只要出高于4500元的价格,代理商就能将手机卖给他。如果甲最后花4600元买下了这部iPhone4,就会有400元的消费者剩余。
所以,决定消费者剩余多少的,不单是消费者本人愿意出的最高价格,还有消费品的市场价格。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就越多,消费者就越愿意购买。反之,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越高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会认为不值得购买该商品或服务。
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获得消费者剩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生活中,为了获得更多消费者剩余,我们要做的是全面了解自己所需商品的信息,作购买决策以“优质”为前提,而不是只认“低价”。当然,在具体的消费活动中,如果我们选中的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偏高甚至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那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度的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取更多消费者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