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争锋
远在30年代, 澳门人就把周大福与周生生称为二周金铺。 其开山鼻祖,周大福的周至元、周生生的周方普既是同乡, 还是亲戚。 那时的二周, 亲密无间,一致对外。
到第二代,情况起了变化, 周至元的三个儿子对继承父业不感兴趣, 周至元便把女婿郑裕彤立为周大福的掌门人。 周方普有一妻一妾, 共生有六个儿子, 其中三个儿子继承父业,另三个儿子另寻发展, 金铺号仍叫周生生。
周生生为 何要与周大福对立, 港澳有多 种传说:嫁出去的女, 泼出去的水, 周生生的少掌柜认为周大福易手外族人, 不合宗族嗣 法。 又说郑裕彤以郑家人自居, 不愿意参加在港周姓人举 行的家族性社交活动, 据说一次宗族成员聚会,念莅会者名册时, 对周性成员,皆有名有姓,念至郑裕彤时,却称“周至元婿裕彤", 使得郑裕彤夫人周翠英大为不满; 郑裕彤入主周大福后, 周大福蓬勃发展, 引起周生生老板的妒嫉。最后一说恐怕更近情理: 在商言商, 商场无父子, 亲友更无情。
周生生对周大福采用紧追紧逼的方针, 你到哪里设 行, 我不与你隔壁, 就与你对面。
你卖什么, 我也卖什么; 你弄戴比尔牌照进钻石; 我也非戴比尔不二,决不让你独占鳌头。
周大 福以“一口价" 予以痛击, 周生生就高擎 “不二价" 反扑。
二周斗得难分难解, 天昏地暗。 这情形, 就像百货二强先施、 永安竞争厮杀一样, 两家都把生意做得尽善尽美,登峰造极。
论营业额, 周大 福略胜一筹; 在铺位上, 周生生则遥遥领先一一周大福拥有10家分行,周生生有20间分行,数量超出周大福一倍!
是周大福财力有限, 置不起店铺物业吗?
非也。
从70年代起, 郑裕彤把重点放在地产上。 如果说, 珠宝业为郑氏赚得第一桶金, 那么地产就是郑氏的一座金矿。
郑裕彤也由此成为超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