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黄金
郑裕彤尊敬岳父周至元, 也深深眷恋妻子周翠英;但他不希望老是听到别人议论他是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意味着他只是得岳父之恩泽,而非自己的努力。
若要想别人改变"乘龙快婿”的世俗看法,唯有靠自己努力。
新婚后的郑裕彤,工作更加勤奋。周大福金铺脱颖而出,成为同业的佼佼者。 当初,与周至元同来澳门的堂兄弟周方普, 见自己的周生生金铺落在后面, 暗 暗较劲, 一定 得跟周大福比个高低。
竞争才有活力,对双方都有利。 当时, 谁也不曾想到,日后两家会成为冤家对头。
1946年,收复后的香港开始恢复元气。周至元决定到香港开设分行,这副重担, 自然落在郑裕彤身上一一他是周老大最信任、 最器重的人。 周大 福金铺分行设在最繁华的中环, 郑裕彤做经理,时年才21.岁。
郑裕彤第一次负责全面, 不免心里紧张。 他趁金铺还在装 修之际, 抽空去别的金铺偷偷取经。 他悟性 很好, 往往溜个几眼, 就能洞悉出奥妙。
他每天工作10多小时,晚上睡在床上, 仍在琢磨金铺的事。 接洽生意,购货定款,铺面管理, 记 帐管钱, 全都一脚踢。 他现在回 忆当时的情景, 都为他年轻时的充沛精力而颇为吃惊。
10年之后,郑裕彤早已是经营金铺的行家里手, 同业与伙计谈起郑裕彤, 莫下折服不已。 金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规模不断扩大, 同业中的后辈称周至元为金王。
香港的发展远景比澳门大得多, 周至元香港这边金铺大有起色, 便把总行迁来香港, 澳门的金铺作为分行。周大福的另一位老板周叔, 对郑裕彤的评价不亚于周至元。 他年事已高,不想再泡在生意场上, 就将股份转让给郑裕彤,安度晚年.
周至元也有心成全女儿女婿独立执业, 也想退出周大福。 郑裕彤诚心挽留, 周至元便保留了部分股票,渐渐淡出经营。
郑裕彤成了周大 福的老板, 郑裕彤的朋友便叫他新金王。
郑裕彤不承认他是金王, 他认为,在富豪遍地的香港, 周大福还称不上什么王。 就算周大福的资产列同业之冠,郑裕彤也不会满足做金王。
当 时的首饰, 通常是金银两种。 郑裕彤看到香港的有钱人越来越多, 人 们越来越追求奢侈, 珠主业前景 将不可估量。现在虽然还未形成热门, 如果等形成热门再跟在别人后面, 要想创出牌子, 事倍功半。
钻石是珠宝之王, 价钱极昂, 要做就做附加值高的钻石生意。 在西方, 经营 钻石的珠宝店, 都是赫赫有名的一流店, 资本雄厚, 信誉极佳, 郑裕彤自然渴望做这个 “一流” 。
郑裕彤自觉周大福财力单薄, 就把两人合股改组为有限公司,扩股增资,郑裕彤仍是最大的股东。 郑裕彤并不打算放弃金银首饰生意,继续增设分行。这一年(1960年),公司盈利500万港元, 名列同业前茅。
经营钻石生意, 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 钻石来源。 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国, 钻石经营为英籍人开的戴比尔公司垄断, 戴比尔公司还控制了其他国家的钻石, 钻石营业额占全球的80%.戴比尔公司出售钻石 很独特, 不是见钱就卖, 而必须凭该公司发给的牌 照才可批购。戴比尔牌照控制为500张,戴比尔公司定期对持牌者进 行跟踪核审, 只容许持牌者自己使用,不准将批来的钻石转手倒买。
香港只有廖桂昌拥有一张戴比尔牌照。 廖桂昌雅号是钻石大王, 严格讲是钻石表大王。 手表的机芯来自 瑞士, 他买来粗石, 经过精加工, 再把成品 钻石镶嵌在乎表上, 一年只制做几十块钻石手表, 每只表的售价因钻石的不同而下等, 至少值百万港元。
郑裕彤不可能在近几年内申请到戴比尔牌照, 他设想: 廖桂昌做钻石表,我做 钻石首饰, 只要我能得到配石,近期内就无人与我竞争。
其时, 打钻石主意的珠宝商岂止郑裕彤一个?他们都在戴比尔牌照前, 知难而退。他们都没想到, 郑裕彤没多久就搞到戴比尔牌照, 并且不像廖桂昌只拥有1张,而是拥有10多张!
郑裕彤凭何得到戴比尔大亨的青睐, 一下子给他 10 多张牌照? 全球不少钻石加工厂, 经营了 10多年, 都得不到戴比尔的配石,只能承接珠宝商的钻石加工业务。
原来,郑裕彤为涉足钻石业务, 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钻石的资料。 为此, 他特聘了一各英文翻译, 把英文 钻石资料翻成中文。 一个奇想在郑裕彤心中渐渐明朗, 他立即带翻译, 辗转飞赴南非。南非的钻石资源为国家垄断, 戴比尔把持着 钻石经营专利。 占地主之宜,南非的钻石加工厂遍地开花,它们凭牌获 得戴比尔的配石。 想得戴比尔牌照,捷径只有买下一间 钻石加工厂。 功夫不负有心人, 郑裕彤果真就买下一间钻石加工厂,这间厂竟有10多张戴比尔牌照!一石二鸟, 郑裕彤既得10多张戴比尔牌照, 又有自己的加工厂。 南非加工钻石有数百年历史, 香港的加工水平不可能一下子迎头赶上。
当周大福珠主行一气弄到10多张戴比尔牌照的消息传开, 香港钻石大王廖桂昌大跌眼镜。 钻石大王的尊号“禅让” 给郑裕彤。
钻石、黄金是周大福两大拳头商品。 郑裕彤并未忽略其他珠宝的经营,周大福的珠宝门类有20多项,款式多得连郑裕彤也数不清。
钻石使得周大福营业额大增, 公司开始甲 亿元作为营业额的计数单位。郑裕彤对钻石忠贞不渝, 挚爱难舍。 他一直是香港的最大钻石进口商。他在1992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 “周大福每年进口的钻石数量约占全港的30%,1991年本港共进口8亿余元钻石,其中属于本公司的有2亿多(港)元。”
周大福的钻石来源,不再来自南非一地,还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
周大 福的钻石首饰这般热 销, 是郑裕彤准确把握女人心理的结果。 女人爱美; 钻石的耀眼光芒;绝非金银所能比拟。 女人好显示高贵,钻石因其连城的价值, 拥有它的女人, 不是超级阔大,就是地位特殊的贵妇。 钻石可以保值,拥有钻石, 就拥有财富,钻石不怕腐蚀、 磨损、碰跌, 便于匿藏、 携带。周大福的宣传广告, 就是针对女人的心理而进行的。
周大福生意做大了, 郑裕彤不可能事事一脚踢。 他善于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 他对部下的任命从不草率行事, 一般都要经过几年的考察。 郑裕彤只受过小学教育, 求贤若渴, 尤喜欢大学毕业生。 他的人才标准从来都是德才兼备。他常常感叹道: “我最重视人才, 而真正有才干兼可信赖的人, 却是最不容易找到。 "
当时香港的金铺有数百家之多, 数周大福风头最劲, 独占鳌头。 这能把郑裕彤的成功,归结于."乘龙快婿”吗?郑裕彤把他的成功归结于。
“处世之道, 必须守信用, 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 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
这就是周大福公司人人皆知的24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