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第一口啤酒总是最鲜美,再喝就没有第一口那么好喝了,喝到最后甚至对啤酒的味道都麻木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来解释,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通俗的解释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最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依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
上面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益递减率”,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给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纪念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得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计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
(1)t=0比t≥+∞时候的产出大得多(这是序列函数的象)。
(2)t≥T和t≥T+1在T≥+∞时候的变化不大(这像是一阶导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投入和产出也遵循这样的道理,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仍然适用。比如说,一开始投入1元能得到2元的产出。随着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同样投入1元时,产出可能只有1.2元,甚至只有1元、0.8元、0.6元……越来越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边际效应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也就是“投入—产出”的惯用模式。当处在某处“边际”时,这一模式失效了。比如为了解决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书写问题,美国投入了上亿元,最后研发出了特殊的圆珠笔。而前苏联却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让宇航员带支铅笔上天。如果说问题的解决作为产出的话,这中间投入的科技研发和时间,就是投入了。从投入—产出的模式进行考核,上面的故事中看到了“边际效应”的身影。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
(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
(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