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管理学贡献

2020-02-1312:38:15亚当·斯密的管理学贡献已关闭评论

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祖师,但他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却十分微妙。

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国富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同时,他在伦理学方面的建树也十分出名,他的《道德情操论》至今依然是经典之作。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斯密对管理学的贡献。

在管理学领域,人们总是把斯密看作经济学家,在推崇他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又把他置于管理学之外。厄威克的名著《管理备要———七十位先驱者生活和工作的历史记载》,收录了从工业革命到古典管理学时期的众多人物,连制造蒸汽机的小瓦特和博尔顿也有一席之地,但唯独没有亚当·斯密。因而,如何认识斯密与管理学的关系,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亚当·斯密的著作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时至今日,经济学界依然不断有“回到斯密”的呼声。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在他的著述中反复阐明斯密的贡献。阿玛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就是建立在斯密的理论基础上的。

在经济学界,斯密几乎成为被征引最多的作家。经济学界看重斯密无可厚非,但也有学者提出,正是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为管理学的诞生铺垫出了理论前提,并认为《国富论》同管理学紧密相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人假设的提出;二是劳动分工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要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必要的假设。这种假设,在自然科学中称之为公理。当然,基本假设是非常少的。假设越少,在相关的理论体系中就越重要。其他定理和公式都是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推演出来的。在社会科学中,这种得到学界公认的假设屈指可数,而经济人假设就是得到公认的其中之一。假如基本假设被否定或被证伪,学科范式就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基本假设是学科的起始原点。对于管理学来说,经济人假设就具有这种学科原点式的地位。

斯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但学界公认经济人假设的始祖是他。他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被广为征引的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在斯密看来,生产者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不是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和恩惠,而是出于生产者“自利的打算”。人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普遍性,每个人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利己”。斯密在论述市场秩序形成的原理时,特别强调追求私利的意义。这种自利动机和行为,被后人概括为“经济人”。但是,按自利原则行事,并不能保证人们不悖于常理,神经失常或做出某些疯狂行为,也可能合乎自利动机。

经济学毕竟不是精神病理学,所以,还必须同时假定“经济人”的自利是符合理性的。也就说,人们的自利行为,不是出于任意的想象或盲目的冲动,而是以可以理解的方式即比较利害得失的方式进行的。西尼尔沿着斯密的思路,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并由此推论出边际效益递减学说。

到了1836年,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这门学问的哲学方法》中,给出了经济人假设的标准定义,即“把人看作经济人必然是在现有知识水平上以最少劳动和最小生理节制获取最多必需品、享受和奢侈品”。至此,经济人假设基本定型。

当代管理学家沙因,把“经济人”假设具体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第三,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第四,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对于管理学来说,必须从人的本性和动机出发来构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早期的管理学家,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理论都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前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管理学常常被人们看作是经济学的分支领域。即使管理学获得了学术上的独立地位后,也与经济学不分轩轾,互相呼应。

行为科学诞生后,管理学领域以社会人假设发起了对经济人假设的质疑和挑战,但并未撼动经济人假设的主流地位,反而促使其不断完善,并向其他学科渗透。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坎南,正是以经济人假设来研究政治决策,并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经济人假设远远没有过时。在管理学的不同学派中,不管是赞成经济人假设还是反对经济人假设,都绕不过斯密的理论铺垫。

斯密对管理学的另一个贡献是他的分工理论。著名的《国富论》,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论分工。斯密认为,分工程度是一个国家产业、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国民财富增长状况的标志。他对劳动分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认为,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以及劳动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都同分工紧密相关。

斯密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分工可以使效率大幅度提高。他指出,一个工人在没有受过业务训练并且不熟悉机器操作的情况下,一天或许连一根别针也造不出来,或许最多也不会超过20根别针,而将整个工作分成若干工序,安排不同人负责其中一道工序,效率则会提高许多。

具体做法就是按整个制作业务分成抽丝、拉直、切断、削尖、打磨、安装针帽、刷白、包装等18道不同工序,一个人负责其中一项或者两三项,这样可以将一天的产量提高到每人4800枚。也就是说,如果工人独自工作完成全部工序,则可能连他们适当分工之后所做工作量的1/240都无法完成。

斯密还分析了分工使劳动效率大幅度增长的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会浪费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浪费;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多项工作。基于上述的分析,斯密认为分工原理不仅仅适用于某一行业,而且适用于整个社会,各个行业都能由于分工的出现而大幅度提高产量。

斯密提出的分工思想直接促使了管理学的诞生。从数学家巴贝奇到工程师泰罗,都秉承了斯密的分工理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不仅强调生产技术的分工,而且主张组织结构的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泰罗所主张的计划与执行分离、计划室与车间分离,以及职能工长制,都是以分工为出发点的。分工势必带来相应的协作和统一问题,由此使管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织任务,同时也使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管理的各种技术手段都与生产分工有关,并进而发展为组织分工和管理分工。

可以说,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分工理论构成了管理学的理论前提和技术前提。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疑问:各种管理学著作在讲述理论前辈时,总会提到其他人,甚至会追溯到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但往往不会把斯密看作管理学始祖,其原因或许都与斯密的出发点有关。

斯密的研究立足于整体的社会经济,而不是立足于个体的企业经营,即立足于“国民财富”而不是立足于“企业效益”。斯密论证的逻辑是由交换而产生分工,由分工和交换而形成市场,由市场交易而产生货币,进而转向对资本的研究和对经济政策的评析。所以,他的理论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基本没有联系。另外,简单分析其理论不难看出,斯密从本质上是反对管理的。管理运用的是“看得见的手”,而斯密大力提倡的是“看不见的手”。

他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立足于人人对私利的追求,进而通过交易满足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斯密主张充分的经济自由和完全的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的价值规律自然而然地对企业经营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不仅作用于市场价格,使得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与社会的有效需求相一致,而且作用于生产要素和资源,使它们按照不断优化的比例配置于不同的生产部门。正是出于这一逻辑,斯密反对国家干预,强调把调节机制交给市场,由市场来制约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对于国家来说,充当“守夜人”角色足矣。那么,同样的道理,他压根儿不讲企业管理的作用,而是强调由市场来调节企业的运行。在他的理论中,只有“资本家”是必不可少的,而没有“经理人”的地位。这正是斯密的理论没有发展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斯密不是管理学的创始人,但管理学离不开他的理论。如果说,斯密关注的是企业外部的“交易”,那么,管理学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调控”。斯密关注的是“自发秩序”,而管理学关注的是“人为秩序”。

因此,同一源头的不同方向流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条理论长河。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