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唇亡齿寒”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文如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嘴唇都没有了,牙齿怎么能好端端地生长呢?嘴唇和牙齿生来本是互相依存、休戚相关的。故事中的虞公因为没有听信大夫宫之奇的话,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最终导致国破被俘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只利己而不妨碍他人,也就是说,自食其力,无需别人帮助或者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无偿帮助别人。这类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行为内部化”,也就是说,自利行为并不影响到他人。第二种是自私自利,且妨碍了他人。经济学上称之为“行为外部化”或经济行为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外部经济性行为,也就是说你在追求自利的同时也为别人带来了利益;二是外部不经济性行为,如企业生产时排放废气、卖假冒伪劣产品等。可见外部不经济行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损人利己”行为。
市场经济承认人的一切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承认利己的合理性与上述的“损人利己”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从事经济活动与为社会谋福利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当个人或企业为个人收入最大化劳动或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生产时,整个社会的财富都增加了。当一国为国家繁荣而实现经济增长时,其他国家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或资本流动而获益。但自私自利则会让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其结果正像成语故事中讲的那样,虞公因一己之利给晋国让路去攻打虢国,却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结局。
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保持“唇齿相依”的,既要保持相互作用又要保持利己又利人的原则。从根本上说,利己与利人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认为利己与利人势不两立,其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损人利己最终还是损害自己,而为别人考虑则往往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虞公不为晋国让路,虢国不仅不会被灭掉,反而还会因此感激虞国呢,没准大家还能联合在一起,即使灭不了晋国,但最起码晋国也不敢太肆无忌惮。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因为要得到市场中的更多利润,彼此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事实上,竞争也并不是绝对的,企业之间实际上存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经济中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相关性。一个产业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不同行业生产互补品的企业,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合作关系。
“损人利己”之所以为人痛恨,是因为它会增加交易费用,导致社会损失。例如,由于有了偷盗的行为,所以防盗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物,就会去买财产保险,或者是加固房门,把自己的住所装修得牢不可破,这些都是为了对付盗贼的花费。若没有盗窃行为,这些费用就不会支出,私人和政府所节约的这笔钱可用于更有收益的投资。正是因为损人利己的有害无益(准确地讲是害大于益),所以人们就要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不可否认,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互助才能使每个人都实现最大化的利己。我们要在经济活动中按照这一原则行事,必须明白只有互助才能互利。“唇亡齿寒”这个故事应该给现代人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