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西施手捂胸口而皱眉的样子无疑给东施带来了负面的示范效应。因为,西施抚胸而皱眉的前提条件是她本来就天生丽质,像东施那样不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再皱眉头也不会美。从西施的角度可以归纳出示范效应,但从东施角度来看就是照搬模式了。
示范效应这个名词最早是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研究所做的总结,现在已广泛地被经济学家用于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人类的消费行为。
所谓的示范效应就是指某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被作为榜样,其他人向他学习而产生的影响。当然故事中西施抚胸皱眉给东施带来了负面的示范效应。
一个群体中,某些有影响的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尽管在起初被视为有违传统,但逐渐有可能使其成为人们仿效的模式,从而成为未来的主流。
示范效应往往是双向的,这就是所谓“坏”榜样和“好”榜样所起的影响。从动态上看,示范效应最终会使少数成为主流。
那么人们最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主流趋势呢?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伯克尔的著作《口味的经济学分析》中的理论可以得到解释。
说来有意思的是,伯氏理论的获得竟和他经常陪太太去餐馆有密切关系。当时,在加利福尼亚有两家海鲜餐馆,伯克尔发现他太太总有一个很奇怪的行为,就是在两家餐馆中,她总选座位被占满的那家。而在伯克尔看来,两家餐馆质量完全一样,差别在于,其中一家餐馆人多,而另一家人少得可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过细心观察研究,伯克尔得出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理论之一:理性的人们支持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是否理性取决于生活的方式……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其行动对于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行动集。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简称消费的示范效应。
毋庸置疑,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和其他消费者相比较。例如,单位组织向灾区捐款,这对捐款的人来说当然是消费支出。有些人在这时不一定是看自己收入的高低,他们会先看看周围的人捐了多少,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自己应该跟哪些人捐一样多。如果他收入高点,他也不会多捐,他担心有出风头的嫌疑;如果他收入较低,他也要向某一部分人看齐,甚至“打肿脸充胖子”都可以,他不愿意人家认为他小气。从理论上讲,这里所表现的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这就使我们看到消费者分成了许多群体,有许多消费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算在一定的群体内,他们的消费向这个群体内的其他人看齐。
在市场环境下,特别是在商品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消费的示范效应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对市场供求关系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名牌效应”也是示范效应的典型现象,这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广告商要不惜重金聘请“明星”做商品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