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和经济组织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 一般认为,“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莱维用 “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在此之前20年间在世界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7》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信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解读经济全球化:
一是世界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提高,经济合作日趋紧密;
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多边或区域组织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并相互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