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的早期发展历史:特点、出现原因

2020-02-1222:02:25贸易保护主义的早期发展历史:特点、出现原因已关闭评论

1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

贸易保护主义一说最早出现在19世纪左右。 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 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3 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决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 于是各国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目前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

(2)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 对工业品限制逐步减少和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同时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

(3)实行保护政策加强了所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一般地说,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当放松。 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4  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这些措施也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 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是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为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 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

国家进行对外开放政策,然而本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如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比同时期国外发展的要慢,为了让本国的该种企业更好的发展,所以采取一些保护性政策(例如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保护幼稚产业政策一般具有时效性,当本国的产业发展规模与境外企业不具有明显差距时,国家会逐渐放宽保护力度。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