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实质
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结果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从19世纪初以来, 经济危机就像瘟疫一样蔓延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英国爆发第一次全面性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经济陷于瘫痪状态。
经济危机爆发时,具体表现为大量商品过剩,价格急剧下跌; 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等.
特别是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各资本主义国家,还殃及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进入20世纪以后,尽管高科技和现代管理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困扰。 资本主义世界照旧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造成的震荡令人触目惊心。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瘟疫,令资产阶级一提起它就像谈虎色变一样。拿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来说,至今资产阶级还是心有余悸,称之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那次经济危机是从生产盲目极度扩张的美国开始的。 1929年5月,当美国的工业生产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首先是建筑业和汽车工业开始走下坡路,物价在7月份开始猛跌。那时,美国的资本家仍然陶醉于经济永久繁荣的幻想之中,证券市场在投机狂热的推动下一度出现抢购股票的新纪录。 但是,这种虚假繁荣很快就化为泡影了。从9月份起,证券交易所内人头浮动,有卖无买,发起了股票抛售风暴。 从此便开始了席卷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大危机。
这次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5%。其中美国工业生产缩减了一半左右,英国和德国也后退了30多年。
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濒于崩溃,贸易总额下降了66%。 由于大批商品推销不出去,订货急剧减少, 大企业缩减生产,中小企业纷纷破产。从1930年到1932年,美国工商业倒闭了86500多家,英国倒闭了 20000多家,德国倒闭了17000家。
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银根奇紧,银行存放款额猛减,各国银行大批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同时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中。
商品销售不出去,生产过剩现象极为严重。 丧心病狂的资本家为了维持高价,不惜人为地大批销毁商品。 在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资本家派人烧毁在地里,640万头猪被抛入密西西比河,还把大量的玉米和小麦作为机车和锅炉的燃料。 在英国、德国、巴西等国家,大批的柑橘、沙丁鱼和咖啡被抛进大海。 诸如此类暴殄天物的事,举不胜举。
当销毁商品仍然不能解决销路时,资本家又开始大规模地破坏生产力。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拆毁了 92座高炉,英国拆毁了72座,法国拆毁了28座,德国拆毁了10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被毁坏的海轮吨位在650万吨以上。
在经济危机爆发期间,整个社会经济乱成一锅粥,一切都瘫痪了。
资本家这样做,是因为东西太多了吗?换句话说,是因为生产过剩了吗?不是的,绝对不是,而是因为工人的血被榨干了,但他们的微薄工资连自己都养不起,哪有余钱购物啊?
正当资本家把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麦子烧掉,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大海时,亿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贫穷,买不起生活必需品,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在饥饿线上受煎熬。 这说明所谓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东西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劳动人民已经很富裕,东西多得谁都不愿再买;而是由于广大劳动人民被资本家残酷剥削,榨尽血汗,他们的腰包却是瘪瘪的,没有钱,买不起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样,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出现了商品生产过剩。因此说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社会产品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 也就是说,同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相比较,它显得太多了。 假如把生产过剩的这些东西用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那就不会显得太多,也就不会有任何过剩了。
有些人想得很天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剩余产品,便宜点卖出去,总可以捞一点钱嘛。"
原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有一个:
为了赚钱。 对于过剩商品是卖掉,还是销毁,都要根据这个标准来决定。
例如,一个屠宰场的资本家有100万斤猪肉,按每斤1元钱的价格,在市场上只能卖掉70万斤,收入70万元。 如果每斤肉减价为9角时能全部卖掉,他就可以收入90万元,比原来多收入2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见钱眼开的资本家就会高喊“不顾血本大拍卖",把全部猪肉卖出去,一斤也不会销毁的。 但是,如果每斤肉减价为9角后,却只能卖出去75万斤,收入67.5万元,仅仅比按原价销售70万斤时的收入少5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会觉得减价销售不合算,情愿维持原价,把卖不掉的猪肉付之一炬。
其实,卖不掉的商品本来可以暂时放在仓库里而不销毁。 但是,有些商品容易变质腐烂,不能长久保存;有些东西放久了,热门货会变成冷门货,卖不出去。 而这些商品长久堆放在仓库里是要付保管费的。 资本家权衡得失后,如果销毁对他有利,他就会销毁。 因此说,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完全是由资本家唯利是图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有些人曾天真地向政府建议说:
“把这些过剩商品用来救济失业工人吧。"还有人说: “许多穷孩子饿着肚子上学,经常昏倒在课堂上,用这些过剩的东西给这些学生免费供应一顿午餐吧。"资本家听了,恶狠狠地说:“这怎么行?这样做会使买食物的人减少,会影响我们的商品销售市场的。"还有的资本家说:“这样做违反了一切东西必须用钱买的原则。 "更有的资本家说:“这样会使人联想起可怕的共产主义!"也有的资本家说:“这样会使人懒惰,失业工人会坐在家里不去找工作。”
资本家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血汗,掠夺劳动果实。 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到关键时刻他们宁肯让粮食发霉,把产品销毁,也不救穷人。 这就是由资产阶级见死不救的剥削阶级本性决定的。
虽然经济危机发生的历史条件不同,但是“生产过剩" 则是历次危机的最基本现象。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并不是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这种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支付能力来说,商品卖不出去了。 这种相对过剩的危机就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是所有商品经济社会都有可能发生的现象,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才变为现实。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从物物交换转变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以后,使商品的买和卖分为两种互相独立的行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它们都是分离的,这就蕴藏着危机的可能性了。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不可能变为现实。 因为那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也很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买卖关系也比较稳定,买卖脱节的现象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因此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而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同了,它不仅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还有必然性。
因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机器大工业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把全社会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间的债务关系脱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经济危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前提。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都由每个资本家主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有条理性,有组织性。 但是从整个社会范围看,企业之间的联系完全割裂开来,加之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彼此各行其是。另外,庞大的市场造成了每个资本家除本企业外,不能全面了解整个社会的生产和需求。 而生产的社会化却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求整个社会的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这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相矛盾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经济危机。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 但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却是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拼命地剥削工人,尽量降低他们的工资,提高他们的劳动强度。同时,工人阶级受到机器的排挤,失业人口不断增加,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恶化,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下降。 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总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