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原因
历史发展基础是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均的重要因素。分析当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国家的状况,我们都能在这一方面找出共性。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一国不同地区在历史上开发、发展基础的差异,从而也直接影响了当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能力的差异。
我国在唐朝以前,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由于南方和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和中西部地区,因此,从唐朝末期开始,经北宋、南宋,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特别是到了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自此以后,南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一直快于北方区域,至今也没有改变过。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广大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安抚政策,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地区的经济与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相比始终存在较大的差距。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外国资本主义在沿海地区开办了一定规模的近代工业,随后的洋务派也在沿海地区开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沿海地区的工业较内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的工业绝大部分又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上海、天津、广州、南京、宁波、杭州、苏州、无锡等少数大中城市,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近代工业。”
上述历史发展表明,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状况与区域自身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由此造成的区域经济历史发展现实必然影响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更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二、自然原因
区域自然条件和交通基础条件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始基因。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份,土地面积为682.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1%,其南北跨越28个纬度,东西横贯37个经度,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自然条件纷繁复杂。“三原四盆”是其基本地势特征,即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占据西部的大部分,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位居其中,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局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区体现了西部“一高一干一季”的自然特点。该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地区自然条件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家,例如气候恶劣(大部分地区降水少,风沙、寒潮等),土壤不好,河流少,水资源缺乏,虽然科技的进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某些自然条件,但是人们仍无法消除它们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交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如果交通条件不好,即使自然资源或条件再丰富再好,也很难发展起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从自然资源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就是交通基础条件,东部地区紧邻大海,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加上历史条件,交通基础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国务院在《“十五”期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交通是西部开发的第一要务。”可见,交通条件仍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三、政策原因
(一)货币政策
我国的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呈现出不协调性。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上难以发挥类似于财政政策那样的作用。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比较重,仅仅依靠财政政策难以获得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发展。所以,我国的金融政策也应该在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各地区经济情况千差万别,运用统一的金融政策来进行调控,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活动水平有限,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经济发展资金。同时,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往往具有反地区的调节倾向,产生“马太效应”,使得中、西部地区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二)财政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东部地区。从国家所掌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比重逐渐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显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市场化趋势有利于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而不利于国有经济份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因而,国家投资重点的转移,势必对国有企业比重相对较大又长期依靠国家资金投入的中、西部地区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并将拉大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2.不平等、不规范的税收政策
税制改革以前,我国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高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措施使得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更强的比较优势,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后来的分税制改革由于受地方既得利益的影响,没有对横向分配做出合理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在收入分成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扩张能力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而中、西部税收返还的数量远远小于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优惠政策难以发挥作用。
<strong><span style="color: #008000;">四、文化原因</span></strong>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厚实,但轻商、轻工思想居主导地位,因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即使是到了近代工业落户中国,这一主导思想也没改变,因而到新中国成立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经济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各区域的人文状况发展极不一致,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特征,如所谓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关中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开放观和商品意识相对较强,就引导了沿海地区较早的对外开放,与国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频繁,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人们更富有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敢于开拓,善于学习和接受现代市场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内在的求发展动力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既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的地区,是与其开放的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在其文化上轻视商品经济,不易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到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的今天,广大中西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受该区域传统文化的影响,创新精神与风险意识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企望国家继续大量“输血”和等待东部地区的支持来发展经济的思想仍较普遍,这是近十多年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观念原因
东部沿海地区观念更新快,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较早树立了市场、竞争、效率、效益等市场经济的意识。而中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习俗根深蒂固,观念转变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性因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必然要同旧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发生撞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实现观念转变,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东部沿海地区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思想观念转变快,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强烈,这种意识本身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氛围中,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旧观念、旧习惯,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步履艰难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观念和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循守旧、封闭保守。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满足于现状,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循规蹈矩,求稳怕变,不愿意也不善于与外界开放交流,竞争意识淡漠。
(2)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不少人仍把非国有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姓“资”姓“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商品意识淡薄。以农为本,以牧为本,鄙视经商,把从事土地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尤其是商业活动视为不务正业和非正当之事,这在偏僻的农牧业地区尤为突出。
(4)五是平均主义和“小富即安”的社会价值观。平均主义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很深,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民族地区来说,其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从而抑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中西部民族地区思想观念转变的这一现实状况,直接导致了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拉大,成为阻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精神性因素。
六、人力资源原因
由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形成的人力资源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处沿海,对外开放较早,国内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频繁,人们更富有改革精神。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再加上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具有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充足的各种人才资源。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这方面相对滞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还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市场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沿海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内地则相对滞后。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的扩大,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是另一重要原因。这种差异,首先是表现在政府行为上。沿海政府职能转变快于内地,政府较快地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发展观念强,放开搞活方法多;内地政府总体上观念更新慢,经济管理手段陈旧落后,经济发展缺乏新思路,一些地方长期离不开行政分配,热衷于形象工程,习惯于地方保护,沉迷于部门利益,审批过多过繁,阻碍了经济发展。其次是市场体系建设上。沿海改革快于内地,各类市场的发育水平沿海领先内地,从而经济发展环境优于内地,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再次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的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先是以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是外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内地非国有经济发展受干扰大,速度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