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0-02-1115:15:16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已关闭评论

(一)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

在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自然资源的丰富并不是经济竞争的优势,要使富饶的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效益,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依靠各类人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当年美国的西部开发之所以成功,与其源源不断地吸纳了最一流人才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我国的西部开发中,必须坚持“创造条件、公平竞争、大胆使用”的原则,转变人才使用观念,广泛吸纳具有领导组织能力、丰富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必要的科技知识、精于经营管理、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各类人才,把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创造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梯队。只有保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尽快缩小当前西南区域经济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保证西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的生产力。

要大力开发和挖掘该区域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使之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在开发中,要重视信息、文化积淀、创新理论、城市和企业形象等人文资源的开发,以促进知识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消费经济的发展,要加入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从现在起就要舍得投入,要加大投入,这是直接影响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二)必须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

早在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1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时殷切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三)注重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大量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除大约1/5来自人均投入的增长外,其余则归功于要素效率的提高,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又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所以,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对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来说,科技的贡献则显得更加重要。科学技术在西南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在总体上还落后于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相当的人才资源流失;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紧密,科学技术的普及率不高。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努力提高科技对西南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区域内的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联合、合作和协作;对重大经济发展问题实行集体攻关,改变省市间、地区间力量分散、重复研究、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局面。(2)注重市场导向,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创造工作,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3)转变观念,提高企业依靠科技发展的意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发展不够,这方面的观念淡薄,创新能力不强。有的企业只愿做短平快的事,不愿冒风险投入研究开发,也不愿花钱买认为是“风险大”的高新技术成果。

(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