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效率的差异
“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们对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里昂惕夫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很大,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因而在计算美国工人人数时应将其实际人数乘以3,再和国内的可用资本比较,美国就成了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并无矛盾。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不足以使美国变成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因此,里昂惕夫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根据196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资料,将美国企业的劳动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并将这种分类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1962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分析中去。根据他的计算,美国出口产品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比替代进口产品所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高,并且美国出口产品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在这14个国家当中也是最高的。由此,基辛得出结论:美国的优势是它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人,它出口的产品并非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看来,“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
2.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是指所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对人的教育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
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Kenen)、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Baldwin)、基辛等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的,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为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投入的资本,即人力资本。里昂惕夫对资本的定义仅仅是物质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美国出口的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熟练劳动,如果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物质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本说。但这种解释的困难在于,人们很难准确地获得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以及相关数据。
3.贸易保护的存在
要素禀赋理论假设两国之间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贸易是很难实现的。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利益建立起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克拉维斯(Kravis)研究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它应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4.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只考虑了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例如土地、矿藏、森林和水资源等。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认为,由于许多贸易产品是资源密集型的,而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自然资源不足,就会投入较多的资本(先进设备等)。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例如美国进口品中初级产品占60%~70%,而且这些初级产品大部分是木材和矿产品,自然资源密集程度很高,这有助于解释美国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这一现象。
5.要素密集度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假设要素密集度不会发生逆转,即X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Y商品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现实社会中,要素密集度可能发生逆转,即一种给定的商品在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例如,由于美国资本相对丰裕,小麦在美国可以用资本密集(机械化)的方式生产;而中国由于劳动力相对丰裕,则可以用劳动密集(手工作业)的方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要素密集度逆转:美国出口X产品,该产品在别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美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时美国进口Y产品,该产品在外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的。里昂惕夫在进行实证检验时用的都是美国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而不是这一产品在出口国国内生产时实际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况,因此,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时,要素禀赋理论并不成立。
那么,要素密集度逆转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它是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呢?1962年明哈斯(B·S·Minhas)的研究表明,要素密集度逆转是非常普遍的,约占其研究情况的1/3。而里昂惕夫1964年的研究表明,要素密集度逆转在其所研究的例子中只占8%,如果除去生产中大量需要自然资源的两个产业,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的概率就会降至1%。鲍尔(D·P·S·Ball)在其1966年所做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要素密集度逆转在现实世界中很少发生。因此,试图通过要素密集度逆转对“谜”进行解释也没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