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通货紧缩的危害与负面影响

2020-02-1019:00:41相比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通货紧缩的危害与负面影响已关闭评论

经济学有句话叫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宁要通胀不要通缩。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各类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通货膨胀我们担心钱包里的钱贬值,而通货紧缩使得大家手里的钱越来越值钱,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对消费者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属于货币领域的一种病态,但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比通货膨胀更严重。比如,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能维持原有的收入,那么物价的下降将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很多情况下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被迫降薪或裁员。

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危害大多是隐性的。而通货紧缩的主要负面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不断弱化的市场需求会迫使企业降价,导致其利润下降。如果物价存在长期下降的趋势,消费者和企业就将推迟购买和采购,而这种行为将导致物价进一步陷入低迷。这样需求越不足,产能就会越过剩,就越会给价格带来更大的下跌压力,通货紧缩就更加剧,大大削弱企业进行资本投资或生产的动力。

第二,通货紧缩还会导致经济衰退并可能危害金融体系。当企业和个人对银行负债时,物价不断下降使得钱越来越值钱,意味着他们的负债越来越多,从而对他们的消费支出有负面影响。

第三,负债的增多会导致债务人要向银行提供更多的抵押物,这样市场萧条与债务加重将造成大量企业和个人的破产,大量的破产又会造成银行坏债的增加,危及金融体系。

按照通货紧缩的发生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相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上,在适合一国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物价水平区间以下,在这种状态下,物价水平虽然还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形已经开始损害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是轻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由量变到质变,对经济发展的损害会加重。

绝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价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说明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极易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根据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而这三者的划分标准主要是物价绝对下降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一般来说,物价出现负增长,但幅度不大(比如-5%),时间不超过两年的称为轻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在-5%~-10%),时间超过两年的称为中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情况称为严重通货紧缩,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对应的通货紧缩,就属此类。

界定通货紧缩,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而且能够用物价水平的变动来衡量,因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如果采取非市场的手段,硬性维持价格的稳定,就会出现实际产生了通货紧缩,但价格可能并没有降低下来的状况,而这种类型的通货紧缩就是隐性通货紧缩。

由于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性通货紧缩,因此治理的难度甚至比通货膨胀还要大,必须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反思我国通货紧缩局面的形成,无不跟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有关,像国有企业大量亏损,失业现象严重,重复建设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短缺与无效供给的并存都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紧密相连。因此,要想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活力,使其真正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一般而言,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调整政府收支结构。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础上,既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给。而通货紧缩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治理通货紧缩,也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作为中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和引导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要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社会主体手中买进政府债券,同时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鼓励商业银行扩张信用,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是治理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措施。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