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二重方法及其二重经济理论体系,是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与意识的集中概括与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斯密的学说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他的二重方法和体系,也在后世被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的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延伸发展。可以说,从斯密之后政治经济学在方法和学说上就开始出现了分化。在后来的经济学说史中,尽管学派纷杂,著述如林,但从研究方法角度分析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派别:一派坚持和发展斯密的本质抽象法; 另一派则继承并延续他的现象描述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政治经济学方法史就是斯密创立并使用这二重方法在分化和融合中对立统一、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和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从研究方法角度分析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派别:一派坚持和发展斯密的本质抽象法;另一派则继承并延续他的现象描述法。
直接继承斯密抽象法的是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他们分别代表着英法两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最高水平。尽管两人在立场和观点上有不少分歧,但研究方法的基本点却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曾以斯密的信徒自居,并力求运用斯密的本质抽象法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也正是在运用斯密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发现了斯密二重方法的矛盾,因而也都努力克服现象描述法的缺陷,发展本质抽象法。这一点在李嘉图那里表现为对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对斯密另外两种价值论的批判,以及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具体矛盾的考察; 在西斯蒙第那里,则表现为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消费和分配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揭露和批判。因此,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是以斯密本质抽象法为原则进行的,也是斯密不成熟的初级抽象法到马克思成熟的系统抽象法之间的必要中介。
经过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中介,马克思坚持继承了斯密本质抽象法的原则,并加以充实、系统化,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特有方法——系统抽象法。
经过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中介,马克思坚持继承了斯密本质抽象法的原则,并加以充实、系统化,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特有方法——系统抽象法。斯密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斯密本质抽象法的原则为马克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 二是斯密的二重方法使马克思更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矛盾,并成功地找到了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研究中,马克思对斯密的研究方法作了反复的批判分析,从中发现了可以继承并发展的要素,比如对分析的重视,以及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体系及理论体系的建立等。在批判、吸收斯密二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马克思逐步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描述经济生活的“事实”,而巨要进一步揭示这些经济事实的本质与规律性。这样,在斯密那里尚处于初级形态并与现象描述法混杂在一起的本质抽象法,到马克思那里则得以成熟与系统化。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系统抽象法,就是辨证、系统地使用抽象思维能力,揭示和论证经济矛盾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五个环节:从实际出发,充分占有材料; 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辨证统一; 强调以概念运动为主体;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不仅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体现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学著作与思想中,如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由此,系统抽象法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
由斯密的二重方法所导出的第二个政治经济学流派,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现象描述法制约并影响着这一流派的研究方法。直接继承斯密现象描述法的是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他将斯密学说与方法庸俗成分系统化。在萨伊那里,斯密的现象描述法得到全面展开,表现在他强调对经济现象间表面联系的描述,否定抽象法的作用,并据此构筑了他的“三位一体的公式”。经过萨伊这个中介,斯密的现象描述法由此得以流传和发展,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与萨伊同时代及稍后的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穆勒父子、西尼尔、巴师夏等人,都为现象描述法的系统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时,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则从“批评者”的角度丰富了现象描述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则又从心理原则、边际分析、数理方法及制度分析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现象描述法,使其达到一个新阶段。
由斯密的二重方法所导出的第二个政治经济学流派,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现象描述法制约并影响着这一流派的研究方法。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以所谓“凯恩斯革命”为起点的。这种“革命”的特点,在于冲破了斯密学说中的自由竞争主义的传统,主张政府干预,向重商主义“回归”。这种回归使资本主义经济学内部的分化日益明显,除坚持自由竞争主义和政府干预的两大流派外,还有这两种流派的折衷主义的“中间派”,以及因国别、集团利益的不同而形成的各个支派。从方法上看,不论哪个流派,都有自己宣称的特点。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众多的派别,在方法上又有其共同点,即都把斯密的学说看成是自己学说的理论渊源,都从斯密那里继承了现象描述法的基本要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发挥,从而使现象描述法“现代化”,如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计量方法以及新制度分析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