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信息风险:信息不对称

2020-02-1013:10:32如何规避信息风险:信息不对称已关闭评论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我们将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严格来讲信息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不被任何人知道,所谓的“未解之谜”就是这类信息;第二种是只被一些人知道,另一些人不知道;第三种则是公共信息,通俗来讲就是“地球人都知道”。信息不对称中所称的信息指的是第二种信息形式,即某一事件所涉及的信息在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分布,也可以称为“私有信息”,以区别于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比如知识结构的不同,教育水平的差异,交流能力的强弱等。另一方面是获取信息的成本不同,在眼花缭乱的市场面前,消费者收集信息用的时间、精力、注意力和信任等资源都是稀缺的,因而没法全面了解所有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他于1970年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次品问题》一文,首次提出著名的“柠檬模型”。在美国俚语中,“柠檬”有“次品”的意思,所谓的柠檬市场,就是次品市场。

旧车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阿克尔洛夫以此为例,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旧车市场最终走向式微。那正是因为买卖双方在车况信息掌握量上不对称的缘故,卖家肯定比买主掌握更多的信息。在旧车市场上可能存在保养较好的车和车况很差的车,假设买主愿意购买好车的出价是20000美元,差车是10000美元,而卖家的收购价可能分别是17000和8000美元。买家此时心想,谁知道卖家究竟是多少钱收购来的?车的质量究竟是好是坏?要是我不经过旧车市场而直接从车主手中买,那肯定更加合算,车主可以比卖给旧车市场得到的钱更多,我也可以少出一些钱,而且质量也更有保障些。

这种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买家觉得自己始终处于交易中的不利位置,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就刻意压价,甚至可能低于卖主的收购价,卖家即使叫喊亏本,他也不会相信,这便造成了无法成交。为了对付这种买家的压价,卖家通常采取的保本手段就是以次充好,这就使得旧车质量每况愈下,最终全是烂车,市场垮台。

由此可见,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对交易双方的利益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存在不当获利的机会,凭借自己占有信息的优势来误导或欺骗另一方,使自己获利而使他人受损。而一般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的都是消费者,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

归纳起来主要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情况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信息量不对称。很多商品的情况消费者也知道一些,但绝对不会比常年干这一行的商人知道的内幕多。我们去买衣服,衣服的颜色、款式和型号都摆在明面上,我们一看便知,因此是公共消息,不存在不对称,但是衣服的成本方面我们和卖家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他们可以漫天要价,我们即使坐地还价,最终肯定还是要支付高于成本的价钱。另一类是获取信息的时间不对称。俗话说没有不通风的墙,但是当风透到买家耳朵里时,卖家已经趁着你不知道时获得了他想要的利益。例如狗贩子把混血种的小狗染了色,修了毛,硬充纯种狗卖给你,等你养一段时间以后,染色洗掉了,毛又长回来了,你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回头再找那缺德贩子时已经找不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比皆是,除了市场交易外,我们求职时也能遇到这种信息不对称,大家的简历必然都写得非常好,成绩优异、能力超群、经历不凡,但是其中有多少水分呢?招聘单位光看简历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就需要安排面试,设置试用期来充分了解,消除信息不对称。

古玩市场更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古玩的水深,这是大家的共识,没有一定的专业修为,很难识别出眼前看似古色古香的坛坛罐罐究竟是“西周”的,还是“上周”的。

信息的不对称势必会导致信息的优势方出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市场失灵,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暴利导致道德风险,滋生腐败。在这种“双输”面前,信息优劣势双方都是不愿看到的,因此一方面商家采取生产过程透明化,质量品牌保证,实行三包售后服务等措施,弥补买方的信息不对称。而消费者这边也使出浑身解数,交流购买经验,研究品牌性能,比较不同企业,总结上当教训,力图将自己培养成信息全面的购物专家。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缺失呢?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个人信用信息,通过建立和完善信号传递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解决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建立信号传递机制方面,要利用个人消费信用记录信息,通过自身的良好信用来取得贷款,以解决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要有效地利用个人资产信用信息,通过完善抵押担保手续,以个人自有财产进行抵押担保,以防止事后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