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市场,也被称为寡头垄断,是指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其特点是在某种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比较少而且相互影响,商品的价格比较稳定,厂商们想要进入或离开这个行业都是很困难的。在现实的市场中,寡头垄断常常存在于重工业部门,例如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部门。
在市场领域,存在着“寡头”这种说法,被称为寡头市场。这与古时候皇帝自称为“寡人”有着类似的地方,也就是有一种“说了算”的强大力量。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们知道,市场上很多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控制,政府的扶植和支持等都是形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寡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强强联合或者是兼并重组。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企业兼并的浪潮,比如说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在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5次大规模企业兼并,这不仅使得美国的许多企业走上了腾飞之路,更塑造了美国现代工业的结构雏形。
在航空制造领域,当今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曾经有过多次兼并其他企业的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兼并美国麦道公司。1996年,麦道公司在航空制造领域排行世界第三,仅次于“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波音公司以130亿美元的巨资兼并了麦道公司,这一做法使得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成“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的超级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寡头企业想要自己决定价格以及产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问题。原因是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寡头的产量在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大,那么,每个厂商的产量以及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甚至是整个行业的产量以及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个寡头企业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推测或了解自己的行动是否会对其他厂商产生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只有将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周全后,才能采取最有利的行动。因此,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会受到行业中其他厂商决策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行业,寡头垄断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状态,有时也存在着竞争。比如在美国汽车行业中,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寡头,投资银行业原来的美林、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都是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高效率企业,并且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也可以是非常有效的。
寡头垄断还可以避免无序的、浪费资源的竞争。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地方航空公司多达16家,直属的民航公司由原来的9家增加到了20多家。但好景不长,由于竞争激烈,全行业打起了价格战,机票不断打折,导致整个行业利润急剧下降。国内民航业出现负增长,全行业亏损。民航进行一系列的兼并、联合、重组等改革后,终于结束了这种不健康的、无序的竞争。
事实上,寡头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如果有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那么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类似,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由于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使其在经营上有着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不同的重要特点,即寡头垄断者的某项决策会产生什么结果取决于其对手的反应。因此,寡头垄断者的竞争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实践中的企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使其决策的难度提高。在此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比其他市场更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