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减少多少而决定的。如果弹性系数等于 1,那么说明价格的变化程度与需求量的变化程度相一致;如果弹性系数大于 1,那么说明人们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情况被称为“富有弹性”;如果弹性系数小于1,表明人们对价格的变化不太敏感,这种情况被称为“缺乏弹性”。
举例说明
小张的粮油店开张了,店址设在一个大型的居民区里。处在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他以为顾客会很多,销售业绩一定很好。可没想到的是,两天过去了,来店里买粮油的人寥寥无几,生意非常清淡。小张对此非常苦恼。后来,他发现街头的很多商家都挂了降价促销的招牌,顾客盈门。于是,他也想试一试,搞一次促销活动,薄利多销。
隔天,小张的店门口就摆了一个促销牌子,上面写着:大米 1.8 元一斤。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一角钱,可顾客还是很少。于是他又将 1.8 元改成了1.7元,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小张一咬牙把价格降到了1.6元,这已经非常便宜了,但仍然没有吸引到太多顾客,收入也几乎没有增加。小张非常苦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降价了还是没人买?
需求规律表明,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那为什么粮食大幅降价而粮店老板的收入却没有增加呢?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时,商品需求量增加多少是不确定的;当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减少多少也是不确定的。通常,决定某种物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越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越小,例如粮油、食盐、果蔬等。
第二,商品的可替代性。如果一种商品有大量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大,如牛肉和羊肉就很容易互相替代。假设牛肉的价格不变,羊肉价格略有上升,就会引起羊肉销售量大幅降低。与此相比,由于小麦面粉是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商品,所以小麦面粉的需求弹性就小于牛肉。
第三,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所占比例小的商品,如碗、盘、勺子、牙签等,其需求弹性就小;而电脑、电视、汽车等商品所占的比例大,需求弹性也大。
第四,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其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五,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例如音响、汽车属于使用时间长的耐用品,其需求弹性就大;而杂志等商品需求弹性就小。
学习启示
我们了解需求弹性后,就要对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好价钱。因此,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其实,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