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边际,是指最后一个。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综合起来,边际效用就是指消费某种物品时,增加最后一单位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例如,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使天天吃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般的香味。随着生活的日渐富余,人们在物质上却越来越难得到以往的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举例说明
罗斯福在连任三届总统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什么感想。当时,他没有做任何回答,而是拿了一块面包给记者吃,记者不明白罗斯福的用意,又不方便问,就只好吃了。紧接着,罗斯福又拿出第二块面包,记者又勉强吃了。随后,罗斯福又拿出了第三块面包。为了不让自己的肚皮被撑破,记者立即婉言谢绝。此时,罗斯福微微一笑,说道:“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将幸福当做一个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时,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效用和欲望。当欲望既定的时候,效用越大,人们就越感到幸福;而当效用既定的时候,欲望越小,人们就越感到幸福。
在上面的故事中,记者吃完第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可能为10,吃完第二个面包的边际效用可能是 5,而吃完第三个面包的边际效用就只能是0了。这几个数字说明,随着食用面包数量的增加,记者的边际效用随之递减。
学习启示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关于宝石与水的矛盾现象。水比宝石要有用很多,但也便宜很多。这种矛盾怎样解释呢?对人而言,水的总效用要比宝石大得多。人没有水就无法生存,而没有宝石照样可以生存。但是水的边际效用却比宝石小得多。这是因为,人们能以很小的代价获得水,将水用到其他地方,并不会让人渴死。而获得宝石则相对困难很多,由于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所以为了得到宝石,就要花费比水更多的资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了企业经营者一些启示,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使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越高。所以,依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哪种商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种商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多大的效用。
如果企业想让自己的产品卖得快,并且能够卖高价,就必须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研究消费者的偏好。满足了消费者的偏好,也就满足了他们感觉到的效用。如果一家企业想取得成功,不但要了解当下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将来的消费时尚。唯有如此,才可以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变动情况,并及时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偏好的商品。
所以,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减少因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