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减税,藏富于民:拉弗曲线

2019-12-2120:46:50荒年减税,藏富于民:拉弗曲线已关闭评论

随着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的到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扶持国家经济发展。不过在这些政策中,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政府税收的下调。特别是对收入相对高的很多男人来说是一个好的消息,至少他们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大大减少。从经济学上讲,这一切都是拉弗曲线的“功劳”。

通常来讲,为了维持国家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转,要求公民要依法缴纳税收。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不过,当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的。该理论之所以被称为“供给学派”是因为它主张以大幅度减税来刺激供给从而刺激经济活动。

经济学上“拉弗曲线”所论问题非常古老,而且前人多有类似阐述。我国古典名著《管子》就说:“取民有度”,把制定适当的税收标准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政策。历史巨著《史记》也是重要的经济著作,司马迁提出了“善因论”的经济思想,他说:对于普通百姓的经济活动,政府的政策“善者因之,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就是说,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是顺应和听任人们进行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不要横加干预,在某些方面进行诱导和教化,鼓励或告诫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参与哪些经济活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调节和限制,“与民争利”是最不好的经济政策。他认为,农工商等经济活动是“衣食之源”,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就扩大了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如果个人的经济活动受到了限制或阻碍,衣食之源就会萎缩,既不会利家也不会富国。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和外资前来投资兴办实业,以扩大税基,增加税源,增强政府的财力,加快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便会心灰意冷,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当税收达到100%时,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

从另一方面来看,税率过高不仅使企业微利甚至无利,使企业会心灰意冷,而且还可能促使企业偷逃税收,从而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拉弗曲线”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也逐渐增加;当税率增加到一定点时,税收额达到抛物线的顶点,这是最佳税率,如再提高税率,则税收额将会减少。

也因此,减税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发展,正确实施可以使居民的消费和企业的生产实现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循环。即居民愿意并且有能力消费企业生产的产品,而企业因此受到鼓舞,产生更高的生产积极性,更愿意扩大投资、扩大生产。简言之,减税或者退税其实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一项措施,它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而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年拉弗教授在一次宴会上,为了说服当时福特总统的白宫助理切尼,使其明白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的困境,拉弗即兴在餐桌上画了一条抛物线,以此描绘高税率的弊端。后来,“拉弗曲线”理论得到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支持。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拉弗所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理论之一,并以此提出一套以减少税收、减少政府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里根执政后,其减税的幅度,在美国的历史上实为罕见,经济增长也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可以说“拉弗曲线”理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状况下,我们国内需求和投资都在萎缩。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减税势在必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三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时曾经这样说道:“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大规模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又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增强了抵御危机的信心和能力。同时,我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果断出台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体现了促改革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可见,在经济危机中,国家宽松的税收政策对国民的消费信心和国家的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税收是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杠杆,在非常的时期税收调整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往往会采取低税收的方式来刺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