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结缘
艾利到了晚年, 也有意淡出,将家族事业交给他的两个儿子打理。 长子罗兰士主理电业;次子贺理士主理其他产业。
作为嘉道理家族事业掌门人的罗兰士, 虽不是家族事业的开创人, 家族事业的鼎盛, 却是在他手中实现的。 港人说到香港的电力大王, 不仅是指嘉道理家族, 还是特指罗兰士一人。
罗兰士身材矮小, 衣着朴素, 为人谦和, 毫无 亿万大亨常有的阔绰骄横气度, 是一位典型的犹太商人。
事业的开创与发展,第一桶金靠的是省; 第二桶金靠的是精; 第三桶金则靠的是天。
老嘉道理与儿子艾利省下第一桶金, 虽然这桶金未 作为做生意的头本,但嘉道理父子的勤俭却成了贵如黄金的信用, 使其他人乐意借钱给艾利开办经纪行。
嘉道理家族赚得的第二桶金, 显然是靠艾利的精明强干。
家族的第三桶金, 自然来源干中电这棵摇钱树。 九龙半岛日益繁荣, 需电量增加, 电业是不需担风险的实业, 嘉道理家族只需按步就班经营, 坐亨其利。
日军统治时期, 嘉道理一家被日军关进集中营。 艾利死于集中营。 香港收复后, 罗兰士继 续开业, 收拾残局, 首先恢复供电。
家族事业的急剧膨 胀,还有一个原因, 1949 年, 数十万人 涌入香港, 为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劳力,刺激了香港的发展。 罗兰士不失时机扩大发电规模, 盈利滚滚。
1964年,美国富商艾克逊来九龙半岛开办电厂,于1966年开始供电。香港的电力专利权, 分别为港灯、中电所拥有, 艾克逊把电力卖给嘉道理家族, 并入中电电网向九龙半岛供电。就在这一年, 内地爆发文化大革命。 文革期间, 人们不满极左路线, 纷纷南逃越过罗湖桥边境线, 从而形成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二次移民潮。 香港正处于经济起飞期, 急需大量的劳力, 港英当局对逃港者照收不误。
人口激增,工业发展, 对电的需求很大。 中电 “位于筹募”, 先一步购得艾克逊的供电权,加之原有的电厂, 正好适应了电的需求,家族财富便成几何级数增长。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电力缺乏, 一直是窒息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香港, 电力却常年处于饱和状态。 为解决窒息家族事业发展的瓶颈, 罗兰士极力倡导鼓励用电收费制度一一即用的电愈多, 每单位电价反而愈便宜。
电是嘉道理家族的命根。 现在中电的大班, 是罗兰士的儿子米高· 嘉道理。
嘉道理家族, 数代人均与电结下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