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决策者们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对投资有关键影响的项目:
(1)币值稳定程度。
如果投资目标国(或称东道国、投资目的国)的币值比较稳定,投资决策者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会较小,投资贬值的危险也较小;如果币值贬值幅度过大,则会造成货币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差距扩大,使投资者的投资贬值,给投资者带来损失。通常将投资目标国的外汇汇价划分为四个等级,以作为衡量币值稳定性的标准:一是官价与黑市价之差不超过10%;二是官价与黑市价之差在10%~40%之间;三是官价与黑市价之差在40%~100%之间;四是官价与黑市价之差超过100%。差距越大,币值越不稳定。
(2)年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从另一角度衡量了币值的稳定程度。投资接受国的通货膨胀率越高,货币贬值的幅度越大。一般将通货膨胀率划分为七个档次:一是通货膨胀率低于1%;二是控制在1%~3%;三是控制在3%~7%;四是控制在7%~10%;五是控制在10%~15%;六是控制在15%~35%;七是超过35%。
(3)资本外调。
资本外调是指资本(包括利润和利息收入)能否自由出入国境,是能否灵活调拨资本的重要内容,也是投资者考察资本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资本转移均有不同程度的规定。一般将资本外调的限制程度分为六个等级:一是无限制;二是有时限制;三是对资本外调有限制;四是对资本与利润收入外调有限制;五是严格限制;六是完全不准外调。
(4)允许外国所有权比例。
这是指投资目标国允许外国投资者在该国境内设立的股份公司中掌握的股份的比例,它决定了投资者掌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程度。一般将这个比例划分为七个等级:一是允许所有权占100%,并表示欢迎;二是允许所有权占100%,但不欢迎;三是允许占多数所有权,即可超过50%;四是最多允许占50%;五是只允许占少数;六是只允许占30%以下;七是完全不允许占有。
(5)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与控制。
外国投资者在评价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时,通常将这种差别程度分为七级:一是外国与本地企业一视同仁;二是对外国企业略有限制但无控制;三是对外国企业不限制,但有若干控制;四是对外国企业有限制并有控制;五是对外国企业有控制,且有严格限制;六是对外国企业严格限制与控制;七是根本不允许外国人投资。
(6)政治稳定程度。
外国投资者为了投资的安全性,特别重视投资接受国的政治稳定程度。一般也将政治稳定程度划分为七个等级进行评价:一是长期稳定;二是稳定,不过要依赖某一重要人物;三是稳定,但要依赖邻国的政策;四是内部有纠纷,但政府有控制局势的能力;五是有来自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从而对政策产生影响;六是有政变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七是不稳定,极有可能发生政变。
(7)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
资金融通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能否加快资本周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一般分为六个等级来描述资本的供应能力:一是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公开的证券交易;二是有部分本地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市场;三是有有限的资本市场;四是缺乏长期资本,有短期资本;五是对资本融通有严格限制;六是资本纷纷外逃。
(8)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
关税保护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对外国商品进口征收的关税。一般对本国需要保护生产的商品,要规定较高的进口税率。有时为了确保国内生产的需要,对本国工业生产所必需的某些国产原料要征收出口税,以限制出口。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是指投资接受国是否给予外国投资者享受该国关税保护的态度。
一般分四个等级来描述保护态度的强硬程度:一是全力保护;二是有相当保护;三是有些保护;四是非常少或无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