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正常化
资本金不足是制约股份制银行快速扩张的最大“瓶颈”,它使银行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不仅设立分支机构遇到困难,正常业务发展也受到影响,受监管政策约束,甚至不得不萎缩资产业务,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目前只有两个:一是增资扩股,其数量有限,且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二是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正常的资本补充渠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银行股在任何发达的股票市场都占很大比重,成为稳定股市、提升股市品质的重要因素,是标准的蓝筹股。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热不断升温。
但上市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非任何一家股份制银行都符合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前,必须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不良贷款问题、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问题、资本金充足率问题、三年连续盈利问题、与自办实体脱钩问题、股东关联贷款的清理问题、风险集中度问题,等等。
上市公司必须实行“五级分类”标准,并按监管要求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上市的过程也是整改的过程,越过上市“门槛”,既是迫使自己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的过程
除国内A股市场外,一些股份制银行还把眼光盯在国外上市上,明确提出要在纽约、伦敦等地上市的目标。海外上市不仅可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克服国内市场容量太小的缺陷,而且股东的国际化,也有利于巩固其在海外的客户基础,把银行全面推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作用很大。
同时,海外上市标准更严、要求更高,将强制股份制银行与国际接轨,对推动银行改革意义重大。除了两个市场上市外,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还将被允许通过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方式补充附属资本。
同时,禁止职工持股的限制也有突破。因为只有鼓励员工持股,才能更有利于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捆在一起,与此相关的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才能得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