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在作决策时,人们厌恶任何形式的损失,并尽量使这种损失不再发生。但在正常的市场交易中,卖家并不把自己所卖出的商品看成多余损失;而只要商品的价格并不高得离谱,买家也不会把自己付出的现金看成损失。
例子案例
最近,刘玉昆参加了一次儿子的家长会,回来后他有些得意地对妻子说:“老婆,我发现咱儿子虽然成绩不是班上最好的,但却是他们班上长得最帅的,哈哈。”妻子笑了,逗他:“你才参加了一次就有这么重大的发现?我怎么没觉得?你儿子的同学长得也不差啊,没什么难看的。”刘玉昆想了想,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确实是这样的,他的同学是没难看的,但都没我儿子长得好。至于太太嘛,”他往门边闪了闪,“那就不一定了,漂亮的妈妈倒是不少⋯⋯”剩下的话就在一只扔过来的拖鞋中戛然而止。
人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损失厌恶”的心理,即一旦拥有什么,对其的估价就会远远超出未拥有时。一个小孩不愿意用到手的蜡笔换自己最喜欢吃的巧克力,家长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好,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在起作用。
“禀赋效应”是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于1980年提出的,他认为出于对损失的畏惧心理,人们往往在“趋利”的同时,更注重“避害”。所以,当获得某一物品要以放弃另外一种物品为代价时,人们往往会因不愿承受失去已有物品的痛苦而不再追求该物品。
“禀赋效应”反映到商品市场上,就出现了商家利用免费试用等方式销售产品,以谋取更大利润的现象。例如,某商家出售的一款跑步机的标价是2000元,即商家对自己的跑步机的估价为2000元,但消费者只愿意出1800元购买,商家不同意,消费者便决定不买了。这时,商家就可能一边叫住准备离开的消费者,一边劝说他免费试用一段时间。结果,在消费者试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禀赋效应”,即试用期结束后,已经拥有过这台跑步机的消费者便不想再失去它,最终决定花2000元买下。所以,当人们已经拥有过某种商品并从中获得效用,就很难再作出“放弃它”的决定。这时,即使该商品价格超出人们的预期,很多人也愿意将其买下,以期长久地拥有它。
然而,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另外一种现象,比如尽管自己的文具盒是刚买的,自己也很喜欢,但还是觉得同学的好看;尽管自己吃的饭菜跟邻桌点的一模一样,但总怀疑别人的那份又多又好;尽管自己的太太又漂亮又贤惠,但还是认为别人的太太体贴周到⋯⋯这些总是倾向于低评自己拥有的、高估别人拥有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反禀赋效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总是无法正确地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或生活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