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产大亨:郑裕彤退而不休

2019-12-1711:21:05香港地产大亨:郑裕彤退而不休已关闭评论

好友冯景禧的突然去世让郑裕彤忽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 逐渐萌生退休的念头。于是在1989年元旦过后,郑裕彤宣布退居二线, 让他的大儿子郑家纯担任新世界发展总经理, 自己仅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

那一年, 郑裕彤64岁, 这并不是一个“应该退休”的年龄, 和他同龄的何鸿燊、 李兆基、 李嘉诚等人还在奋力打拼。但郑裕彤这么做有他的道理,冯景禧之死是一方面原因, 更主要的因素是, 趁自己身体 还健康, 为郑家纯接班保驾护航, 以便有朝一日全面放手。新世界中国地产执行董事, 丈夫是“钢铁大王" 庞鼎元之孙庞建 贻通过个人的聪明才智,郑裕彤将岳父周至元创办的周大福品牌发扬光大,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新的事业。

在郑裕彤看来,这片天地如此之新,只能用"新世界”字形容。 当这个学徒工出身的草根终于站到金字塔顶端,自然而然地,他开始希望把这种俯瞰众生的优势在子孙后代中延续下去, 而长子郑家纯则是接班的不二人选。 1946年出生的郑家纯在加拿大接受教育, 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被郑裕彤召回香港, 协助其管理家族企业新世界发展集团。

然而, 郑裕彤 很快发现, 这一步棋走得太早了。 他还没有真正到可以安枕无忧的退休时刻,仅仅两年后, 他不得不重新出山, 这一干又是11年一一他正式退休,已经是2012年的事情了。

和许多香港商界富二代一样,郑家纯长期处于父亲的封建家长权威之下,1989年他第一次接班的时候已经43岁了, 古人云四十不惑, 这个年纪才接班, 对郑家纯来说似乎有些晚了。 也许太急于证明自己, 富有进取精神的郑家纯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 上台之后掀起一系列疯狂收购, 可惜,大多数主动出击与郑家纯预期相去甚远,反而让新世界集团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郑家 纯的一系列举措中, 敌意收购郭氏家族旗下永安集团成为压死 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1949年以后,郭氏家族将大陆生意撤到香港, 创始人郭全、 郭乐去世后, 家族经营策略转向保守。 由于发家较早, 郭家在香港掌握大批物业单位,但郭氏后人不善经营, 先是将物业大量出售套现, 后来自主开发几处商业楼盘, 诸多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进入和许多香港商界富二代一样,郑家纯长期处于父亲的封建家长权威之下,1989年他第一次接班的时候已经43岁了, 古人云四十不惑, 这个年纪才接班, 对郑家纯来说似乎有些晚了。 也许太急于证明自己, 富有进取精神的郑家纯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 上台之后掀起一系列疯狂收购, 可惜,大多数主动出击与郑家纯预期相去甚远,反而让新世界集团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郑家 纯的一系列举措中, 敌意收购郭氏家族旗下永安集团成为压死 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1949年以后,郭氏家族将大陆生意撤到香港, 创始人郭全、 郭乐去世后, 家族经营策略转向保守。 由于发家较早, 郭家在香港掌握大批物业单位,但郭氏后人不善经营, 先是将物业大量出售套现, 后来自主开发几处商业楼盘, 诸多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进入1980年代后, 永安百货、 永安银行等家族生意全面萎缩。 当时香港有评论戏称"不做更好” 塗。 也就是说, 即便郭氏后人什么也不做, 把资金存入 银 行,也强似这样尝试那样尝试。 可见其经营能力之糟糕。

永安集团第二大股东新加坡华侨银行不愿意跟随永安这条大船一起沉没,于是计划将所持25%的股份全部售出。新近执掌大权的郑家纯看中了这个猎物, 不仅一口吃下新加坡华侨银 行的 这部分股权,还斥资30余亿港元,向郭氏家族发出对永安集团的全面收购。

郭氏后人虽然商业能力平庸,但团结一致, 誓言保住祖宗基业, 他们一共掌握永安集团43%的股权, 面对郑家 纯的恶意收购, 联合起来发动反收购, 最终成功挫败郑家纯的收购图谋。

为收购永安集团, 新世界发展背负巨债, 郑家纯功败垂成更加重了新世界发展的财务负担。 而这严重违背了郑裕彤的意愿。 郑裕彤性格保守, 视举债扩张为经商大忌。1991年郑裕彤出山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卖掉永安集团27%的股权。

为削减债务, 郑裕彤不得不发售巨额债券和认股凭证, 甚至将多处物业出售套现, 其中包括郑家最有价值的资产香港会展中心景阁豪宅。

经过一系列伤筋动骨的治理整顿,新世界发展的债务回落到合理水平, 从悬崖边上逃了回来。

但也因为这件事情, 郑家纯的能力经受质疑, 接班时间又推迟了 11 年。2012年初,87岁的郑裕彤宣布正式退休, 郑家纯接任新世界发展主席及执行董事职位, 这一年, 他已经66岁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