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女婿”从细微处见真知
◎英雄出寒门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一户贫寒家庭。父亲郑敬诒是广州绸缎庄的伙计。店伙计中,有一个名叫周至元的大伙计,稍长郑敬诒几岁。两人情如手足,患难成至交。巧的是,两人的妻子几乎同时“有喜”,遂“指腹为婚”。
郑裕彤“夫妻”出生几年后,周举家迁往澳门,与另一位周姓朋友开了一家金铺。金铺投资额较大,据说周至元是靠“炒市面”赚得合伙开业的第一桶金的。所谓“炒市面”,即炒金炒银炒货币,犹如今日炒股,“一夜暴富,一朝破产”司空见惯。
当时,也正是因为“炒市面”,周至元与广州的金铺交往频繁,由此而熟悉金铺的经营,并起念经营金铺。周至元在澳门开的金铺取名叫“周大福”。
但时,郑敬诒自身不得志,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省吃俭用送儿子上当地的小学。殊不知郑裕彤不是求学的料子,未显出特别的聪颖之处。
就在此时,1940年,日军攻占中山县石岐,整个珠江三角洲西部落入日军的魔爪。这一年,郑裕彤刚好小学毕业。郑敬诒去澳门征得周至元同意,将儿子送到周大福金铺做学徒。于是,15岁的郑裕彤开始了由杂役干起的学徒生涯。
自古英雄出寒门,谁会想到,这位商业奇才的郑裕彤,却是由当年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家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出自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社会上层的家庭,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引人深思。
◎从细微处见真知
郑裕彤在金铺当杂工时,由于他机敏过人,做杂工仅半年时间,就被提升为金铺正式学徒。郑裕彤正式入行后,很快就掌握了坐店营销的要领,而且十分痴迷地钻研金银饰品的经营之道。
当时,由于广州、香港沦陷,有不少金铺都拥到了澳门,一个小小的澳门,金铺竟随处可见,自然,由此带来金铺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郑裕彤对本店的生意娴熟于胸后,常常利用空闲时间,一个人溜到附近的金铺,看别家是怎么做买卖,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时间久了,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专门察看同行金铺的生意经,行话叫睇铺,周老板并不知道郑裕彤睇铺这件事,因此郑裕彤经常迟到,而且常常不在店堂,逐渐引起了周至元的注意。
有一次,郑裕彤上班路过一家金铺,发现橱窗里摆放着好几款新颖金饰品,不由得良久地揣摩起来,竟又耽搁了上班的时间。当他急匆匆赶到金铺时,周老板已经在店内等候多时了。
此时,郑裕彤却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战战兢兢地说明了原委,周至元知道了郑裕彤经常外出的原因后,自然就不再责备他,反而更加信任这位其貌不扬的学徒了,把上街睇铺的特权交给了他。
睇铺,看似轻松,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睇出人家经营的特色,还要把商品款式牢牢记在心上,否则就是白忙乎了。郑裕彤每有新的发现,便把心得讲给周至元听,并且还会提出一些可资改进的方案,或者和金饰品制作师傅共同研制新款式。
经过郑裕彤一段时间的操作,众采所长的周大福金铺渐渐在行业中创出了名气,生意日渐兴隆起来。郑裕彤也因此破例没到三年学徒期,便升任为金铺掌管,负责铺面的日常经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