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措施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2020-02-1414:40:38非关税措施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已关闭评论

非关税措施又称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 管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一切措施。 这种措施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来实现。

非关税措施的产生与发展

非关税措施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骤降、价格猛跌、失业剧增,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解国内市场的矛盾,各国纷纷在提高进口关税的同时,也使用了以限制进口数量为主要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1931年,法国首先对化肥的进口实施进口配额制,后来对农产品和燃料等的输入也采取了相同的限制措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 到1934年,采用进口配额制的国家已达到20多个。 1933年,澳大利亚首先对工业制成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而后,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对许多进口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 同时,很多国家实施外汇管制以限制进口。

二战以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经过几轮的贸易谈判,各成员国的关税水平不断下降。 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使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许多非关税措施被废除。 而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加强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措施, 形成贸易保护的压力。 但关贸总协定成员方受到关税减让谈判成果履行的约束,关税不能随意变动和提高。 所以各国更多地采用非关税壁垒,受非关税壁垒保护的商品也越来越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关税措施从限制商品的数量、价格等转向国民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非关税壁垒。

当前,非关税措施呈日益加强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非关税措施的项目日益增多。 据统计,非关税措施的项目的数量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几百项增加到目前的几千项。

第二,非关税措施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各种非关税措施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范围已经从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等逐步扩大到汽车、钢材、农产品、电子产品等大量产品。

第三,受非关税措施限制和损害的国家日益增多,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