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2020-02-1221:54:05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已关闭评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 在生产中,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不仅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劳动,而且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日益减少,甚至出现了 “无人工厂"、 "无人车间"。

在这些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产品产量急剧增加,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大大增加。 于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掩盖剥削实质,再次鼓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机器人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论调,宣称自动化生产设备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试图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事实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自动化装置多么复杂,无论效率多么高,归根到底仍然是机器,属于不变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自动化装置只是按照其磨损的程度将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的价值依然是由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依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生产自动化,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是因为:

第一,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离开人的活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能创造价值。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是不变资本的存在形式,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 因为,包括机器人在内的生产资料,其自身的价值是作为产品生产时就已经确定了的,尔后在生产过程中只能按照磨损程度,由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丝毫不会增加。所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一个物质条件,虽然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它只是与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关系,只能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增加,不能成为形成商品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范围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工人的范围,既包括直接操纵机器的一般工人,也包括设计、研制机器的科技人员和生产管理及服务人员; 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 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在生产现场上直接操纵机器的人员虽然减少了,但参与发明、设计、制造自动化装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服务人员的人数则大大增加了,他们都是制造社会总产品的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都是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因而,现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只是直接操纵机器的一线工人,而是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

第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高度熟练的劳动,因而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比一般条件下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尽管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雇佣工人的数量可能会相对甚至绝对减少,但由于从事复杂劳动的工人在雇佣工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资本家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四,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首先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个别企业,由于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大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这些企业的资本家能够获得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一旦社会各主要生产部门都使用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个别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虽然消失了,但由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降低,整个资本家阶级便能够获得比过去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来源,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实质。 各种先进的自动化装置,只不过是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榨取剩余价值的更有力的手段。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