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例如,有一个资本家有5000资本,其中4000·为不变资本,1000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为100%,则剩余价值为1000,当年生产结束后,新产品的价值构成为:4000c+1 000v+1000m=6 000。 如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中的一半,即500用于扩大再生产,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仍按4:1的比例分配。 这样,下一年进行生产时,c为400,v为100,到第二年末,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5 400c+1 100v+1100m=6 600,生产规模就比上一年扩大了10%。如此下去,资本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剩余价值也会不断增多。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基本形式。
外延扩大再生产,即生产要素量的增加,从而而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内涵扩大再生产则是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使投入不变,产出增加,从而使生产规模扩大。 它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总是交错结合在一起,有时以一种形式为主导,另一种形式只是以一种因素而存在;有时两种形式互相结合,同时进行。
(二)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过程就是资本的积累过程。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是通过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权规律而实现的。 所谓商品所有权规律即等价交换规律,它表明商品生产者既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又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在商品交换中,只能按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彼此产品。 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就是资本家不断地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的规律。 它的特点是以等价交换为形式,以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为内容。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购买劳动力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在表面上实现等价交换。
第一,现在用来和劳动力相交换的那部分追加资本的本身只是不付任何代价物而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第二,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工人生产出一个新价值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需要加上一个新的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家和工人等价交换仅仅是停留在流通领域的表面现象,商品所有权规律只表现为一般形式,而这一形式掩盖着资本主义占有的内容。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占有权规律的关键。
资产阶级的某些经济学者, 极力歪曲资本积累的实质,认为资本积累是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省吃俭用”,实行“节欲"的结果,是他们做出的一种牺牲,利润不过是对资本家“节欲"美德的报酬,等等。 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首先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作为内在动力推动着资本家去积累扩大再生产。 其次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
竞争使资本主义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而进行资本积累。 因此,资本积累不是资本家主观的“节欲"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