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往往倾向于将完全竞争市场美化成最有效率的市场结构,往往认为垄断是毫无效率的,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挑战了这一观点。
熊彼特简介
约瑟夫·熊彼特,浪漫主义的经济学家,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是一位对社会科学有着广泛研究的人,他的个人生活也极其浪漫多彩。熊彼特早年在维也纳大学从事法律、经济学、政治学的研究,然后转到世界经济学的中心之一“奥地利学院”。直到今天,这所学院仍然推崇资本主义的自由制度。
熊彼特在捷诺维斯大学担任过教授、图书管理员等职位。他没有像其他教职员那样终日狂欢作乐,而是潜心研究经济学。“一战”后,他曾担任奥地利的财政部长,这是一次灾难性的、短暂的政治生涯。后来,熊彼特辗转到哈佛大学,却受到凯恩斯理论支持者的排斥,他的专业被废除、学生被迫离开;而此时,战火则烧毁了他的祖国。
熊彼特曾经写过很多关于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方面的书籍。他的权威著作《经济分析的历史》,对现代经济学起源的考察是别人无法超越的。
熊彼特假说
熊彼特勇敢地挑战了垄断市场是悲观的这一理念。他指出,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实际上,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创新的源泉。这就是著名的熊彼特假说。
熊彼特在早期的经典作品《经济发展理论》中就强调企业家和创新者的重要性。而后,他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将这一观点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从而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他认为,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进行创新。资本主义就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约瑟夫·熊彼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创造性毁灭”理论阐释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是不断地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他具备“永垂不朽的大智慧”。
熊彼特对垄断的辩护
当其他经济学家正在为垄断是优是劣尚无定论的时候,熊彼特担当起了垄断的辩护者。他的创新理论和经济周期论至今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