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的原理与启示:为什么富人没有穷人幸福

2020-02-1015:36:55幸福指数的原理与启示:为什么富人没有穷人幸福已关闭评论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鲍勃·哈勒尔曾是一家建材市场的普通装卸工人,生活虽然贫寒但是很幸福。50岁那年,他意外地中了彩票头奖,总额将近4000万美元。

从此,鲍勃再也无须为生计奔波,他购置了多处房产和几辆汽车。在别人看来,鲍勃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年后,鲍勃把自己关在他豪华处所的一间浴室中,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心脏,一声枪响后,一个生命就此了结。很多人感到震惊,一个拥有如此优越的物质生活的人为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甚至可以说很痛苦。为什么富人反倒没有穷人幸福了呢?这就涉及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概念,要了解幸福指数首先要知道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公式是这样的: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他认为幸福是由效用和欲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效用的概念十分抽象,经济学上的效用是指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但是由于其主观性在起作用,所以,价钱高并不意味着效用就一定高,消费多也并不意味着效用一定高。欲望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欲望就是指过上高品质的生活,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自己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

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告诉我们,我们所谓的幸福生活,就是要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当欲望不变时,幸福就取决于效用,这时,效用越大人就越幸福,反之则会感到不幸福;而当效用不变时,幸福就取决于欲望,这时,欲望越小人就越幸福。总之,效用越大越幸福,欲望越小越幸福。

幸福指数的概念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来的,二十多年前的不丹国人均GDP只有七百多美元,但是不丹国民的整体幸福感非常高。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经济学上通常认为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的主观指标和数值,而幸福感不仅是人们对生活现状的客观事实判断,也是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价值判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今天,人们已经不再为没有米下锅而发愁了,但是,衣食无忧了,人们的抱怨却多了。很多学者和官员对此十分困惑:为什么作为“下层建筑”的经济发展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人们的幸福感却降低了,而且往往穷人要比富人的幸福指数高很多?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非常好理解,正如萨缪尔森所言,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效用和欲望,富人因为物质资源丰富,所以他们通过消费得到的效用并不高,而且往往越是有钱人,对生活的欲望就会越高,即低效用/高欲望=小幸福。

相反,通常情况下穷人在消费时得到的效用比较高,而对生活的欲望也相对较小,即高效用/小欲望=大幸福。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获得幸福。一位名人曾说:“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知道何谓幸福。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大把的钱财,有名车,有豪宅,就是幸福。但是很多时候,那些有了钱财、名车、豪宅的人感受到的幸福还没有贫穷的人感受到的多。”

那么,人要怎样才能幸福呢?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么?金钱?健康?快乐?爱情?亲情?友情?回答都不全面。答案应该是所有这些东西的叠加。这些东西中任何一样都是构成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要素。有钱、有健康、有快乐、有爱,这就是人生的幸福所在,也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人们喜欢金钱、追求金钱,并不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全部,而是因为它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质感,更加有自由。有了足够的钱,人们就不用为了得到它而受更多的束缚,就有资本不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们要清楚,追求金钱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不再追求金钱”。当钱不再对自己的生活构成束缚时,才能从心理上获得最大限度的解放。所以,金钱的多寡不是一个数字的问题,而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无止境地追求金钱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健康也是如此,人们拥有健康的时候往往不会珍惜,只有等到疾病缠身的时候才领悟到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要凭借健康的身体去追求财富,同时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来享受财富。健康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比“有命挣钱,没命享受”更加让人扼腕的呢?所以,一定不要用自己的健康去换取金钱,那注定是个赔本买卖。

快乐是什么?人们说“知足常乐”。所以,快乐是一种知足的心境。当你的生活被无止境的金钱欲望占满的时候,恐怕你的快乐也就无处容身了。所以,能挣钱的同时,也要懂得享受财富带给你的快乐。钱可以为你带来快乐,但是当人生中只剩下钱的时候,你的快乐当然也就是短暂的。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一边挣钱,一边享受财富给自己和身边所爱的人带来的快乐。

财富没有尽头,但是懂得享受现有财富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那就是一种快乐。

有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人们的生活中就有了爱。“爱”是对幸福最重要的诠释,所以幸福需要爱。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因此它才珍贵。

有人喜欢拿金钱和爱相比,以此来显示“爱”的高尚纯洁和“金钱”的俗不可耐。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它们本身不具有可比性。“金钱”是一种工具,“爱”是一种情感,二者本身的构成成分就不同,硬要拿来作比较是不公平的。

此外,“金钱”可以用来维护“爱”,为它镶个美丽的金边,为它扫除障碍,为它制造更多的浪漫,为它谱写幸福的未来。换言之,当“金钱”遇见“爱”时也可以变得很可爱。只有放弃对金钱的偏见,才能感受爱的醇美,这才是财富的真实含义。

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拥有更多的财产,而是拥有这些财产带给你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金钱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有人情味。有了金钱、有了健康、有了快乐、有了爱,人的欲望才会得到满足,人生的效用才会更高,幸福指数才会更高。

经济启示录

保罗·萨缪尔森教授提出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总结了影响幸福指数的两个因素,即效用和欲望。也就是说效用越高,欲望越低,人的幸福指数越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误以为财产和幸福成正比,殊不知金钱并不能决定幸福。

幸福=金钱+健康+快乐+爱,人生的等式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少。要知道,“我们理的不是财,我们理的是人生幸福”!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