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济学的人性根基——《道德情操论》面世
1758—1760年,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图书馆财务主管。
1759年《道德情操论》第一版出版,立刻得到好评。关于该书所受到的欢迎,休谟和伯克都曾经在他们致斯密的信件中作了描写。休谟曾经在信中善意调侃斯密,说斯密著作所遭遇的是最为不幸的事情,因为一部学术著作引起普通公众的喝采和追捧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该书出版后,斯密认为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细讲这些内容了,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讲授法学和政治经济学。《道德情操论》的研究对象是对事物道德上的认可和是非观念的根源。人是抱有自私观念的动物,那么,他是怎么对事物作出道德上的判断呢?斯密认为,人具有一种能力,能使自己处于第三者的位置,使自己成为一个公正无私的观察者,从而对一个事物的道德价值形成同情的观念。此书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德国,亚当·斯密问题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更加重要的是,斯密的作品受到了查尔斯·汤申德的赞许。1761年《道德情操论》出了第二版,同年,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副校长,并一直担任到1763年。1762年5月,斯密获得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10月获得格拉斯哥大学法学博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