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绍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奠基者和最伟大的代表,也是工场手工业与产业革命前夕集大成的经济学家,还是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建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克科卡迪。父亲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他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青年时,亚当·斯密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 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授,期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获得了学术界的极高评价。但他不朽的声誉主要在于其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富论》,该著作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整个欧洲和美洲为之疯狂,至今仍然在经济学领域享有崇高的荣誉和爱戴。
成长经历
亚当·斯密一生都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平时的亚当·斯密是一个记性很差、对很多事都极度不上心的人,这或许是伟大人物过于专注的表现,不过显然也留下了不少趣事:亚当·斯密经常在舞会上对美貌女子产生好感,可在舞后却总是忘记了对方的名字;他习惯于用自己的黄油面包泡茶,并奇怪为何茶水有奇异的味道;在参观鞣革厂的时候,他甚至跌进了鞣革坑中;在一次隆重的检阅中,面对15响礼炮和仪仗队,他本想答礼,却不知道为何拿着自己的手杖转了数圈;在签订自己的薪水合同时,他小心翼翼地模仿同事的笔迹签了他人的名字……这样的趣事在亚当·斯密身上还有很多。
在亚当斯密的一生中,他的母亲对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母亲一直没有再婚,可以说亚当·斯密是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也使得亚当·斯密养成了非常古怪的性格。他的性格很内向,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想事情也容易入神,此外,亚当·斯密在陌生的环境里发表文章或演说时,经常会因为害羞而口吃。最能体现他性格怪僻的举动就是,在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手稿都付之一炬。
怪僻的性格也让亚当·斯密拥有与他人迥然不同的独特友谊,他一生最好的朋友是大卫·休谟。两人住的地方相距很远,但他们用持续的通信来保持联络,这份友谊坚固而伟大。在他们之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亚当·斯密在1773年初步完成《国富论》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衰退,他深怕自己历时九年的著作会因此而付之东流,于是就指定大卫·休谟为自己的遗稿管理人。但是就在《国富论》刚刚出版两个月后,大卫·休谟却因病去世,而令人感慨的是,大卫·休谟在 1776年制定的遗嘱中,恰恰指定亚当·斯密为自己的遗稿管理人。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位伟大人物之间不平凡的友谊。
主要贡献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于 1776年出版。这是一部举世公认、划时代、不朽的名著,它的问世标志着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富论》的核心经济思想,就是告诉人们自由市场拥有自行调整机制,会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商品。
他针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利益的产生,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