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返格拉斯哥
斯密在牛津大学阅读了大量的古典著作,由于过分用功,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746年8月,斯密离开牛津回到了老家科卡尔迪,直到1748年秋,斯密都呆在老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期间他没有找到固定工作。在1748年冬季,斯密受聘为爱丁堡大学讲师,成功开设了英国文学这门当时极少有人讲授的课程。期间斯密受到了爱丁堡法律界的头面人物亨利·霍姆(即后来的凯姆斯勋爵)的指点和帮助。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很多思想得益于凯姆斯勋爵的启发。斯密本人对凯姆斯勋爵极为敬重,后来,当斯密因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被誉为苏格兰的伟大作家时,斯密说:“是的,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把凯姆斯尊为老师。”
青年时代的斯密为诗歌着迷,曾经梦想有朝一日成为著名诗人,他对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极为熟悉。但是,命运似乎对他另有安排。1749 年冬,斯密开始撰写经济学讲义,以便为1750—1751年的经济学课程作准备。此时,斯密在大学老师哈奇逊的影响下已经信奉自由贸易学说,并在课堂中不断鼓吹这一理论。
青年时代的斯密为诗歌着迷,曾经梦想有朝一日成为著名诗人,他对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极为熟悉。
1750年,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劳登去世后不久,大学评议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同意推选27岁的斯密受聘继任这一职务。斯密由此开始了在格拉斯哥大学长达13年的教学生涯。按照苏格兰大学的传统学科分类法,逻辑学讲座的范围包括修辞学和文学,道德哲学讲座的范围包括法学和政治学。斯密开始讲授了大约一学期的逻辑学课程,1751年10 月又开设了法学和政治学课程。由于讲授道德哲学课程的克雷吉教授去世,1752 年4 月29 日斯密又被任命为道德哲学教授。而斯密原先担任的逻辑学教授一职因此空缺,大卫·休谟十分希望得到空缺的教授职位,但学校中的保守势力怀疑休谟的思想倾向因而拒绝了他的申请。此事对休谟的打击非常大。而一生中颇为顺利的斯密在1752年4月正式成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后,同年还成为格拉斯哥文学会会员和爱丁堡哲学学会会员。斯密的道德哲学课程把道德哲学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神学,主要讨论上帝存在的证据和上帝的特性,考察了作为宗教基础的人类大脑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各项原则; 第二部分为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讲义则是后来的《道德情操论》中所表达的主要理论内容; 第三部分则较为详尽地论证了与正义有关的一部分道德学,并成为后来《法学讲义》的内容。
据学生兼好友米勒的回忆,在第三部分的讲授中,斯密似乎遵循了孟德斯鸠提出的方法。对其具体内容的一部分,斯密一生都想将其整理成一部法学专著出版,但是最后未能如愿。同样,在第三部分中,斯密讲授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国富论》的基本思想。
开设道德哲学讲座的同时,斯密还讲授美学和哲学史,并利用旧讲义讲授文学。斯密授课时,总爱扯上文学,由于讲课深刻生动,斯密深受学生喜爱。他论证问题首先旁征博引,而后从各个侧面举例提供佐证,再一步步上溯到要论证的命题或要说明的普遍真理。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又享受了无限乐趣。斯密自己常常表白,比起大多数教授,他讲课更加重视学生反应。他甚至会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来判断自己讲课的效果。由于在授课方面的巨大成功,早在巨著出版之前,斯密就成为了格拉斯哥的名人。斯密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常常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书店的橱窗里摆着他的半身雕塑像,人们甚至竞相模仿斯密讲课的腔调。但是,人们对于斯密最大的不满,就是他有一个无神论者密友——休谟。除此之外,斯密对宗教问题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大学的教堂中做礼拜时神情也不够严肃,常常面带微笑; 他刚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时还向学校的评议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每天开始讲课时可以不做祷告; 他讲课前的祷告听起来有很浓的自然神教气味,等等。
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期间讲授政治学和经济学,其中自由贸易理论是最有影响的部分。
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期间讲授政治学和经济学,其中自由贸易理论是最有影响的部分。据说,当斯密于1763 年底离开格拉斯哥时,全城居民都已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信徒,以至于另外一位主张保护主义政策的经济学家到此宣讲自己的理论时,已经没有了市场。在这一时期,斯密在其讲义中基本形成了《国富论》中自由放任主义的思想体系,他甚至在格拉斯哥经济学会上正式宣布自己是天赋自由学说的创始人。由于斯密为人仁厚,他的讲课内容常常被学生大量引用,而巨也不注明来源,所以,很多本来应该是属于斯密的原创性思想被记在他人头上。比如,著名的弗格森就曾经大胆地利用斯密课堂的内容,写成了《文明社会史论》这部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