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小传

2020-02-1013:56:35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小传已关闭评论

(四)就读牛津大学

1741年,斯密获得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了斯内尔奖学金(每年40 英镑)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读书,直到1746年离开巴利奥尔学院。斯密就读牛津大学期间,正处于学校教育的黑暗时期,课堂上充斥着低劣的讲解和毫无意义的讨论。教授们无心施教,亦无视学生要求,学生们对流行小说的兴趣远超过伟大经典,基本上是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但学校严厉禁止学生接触近代理性主义著作。至今,流传着斯密的一件逸事:一天,斯密阅读休谟的《人性论》被人发现,遭到学校当局的严厉训斥,不仅书被没收,人也差点被开除,学校认为即使可能成为一名哲学家,读休谟的书也是不适宜的。

哈奇逊为斯密树立了一个理论的靶子,通过对这个靶子的“射击”,斯密得以形成自已独到的思想体系。

这时的牛津大学派系林立,教师间勾心斗角,学术场乌烟瘴气。因此,这一时期曾经就读牛津的很多著名思想家不仅对其没有感恩之情,反而厌恶之极。巴特勒、吉本、边沁等许多出自这所学校的著名人物都在很多场合抨击过牛津的腐败。斯密在其一生中许多时期都曾经谈到自己在牛津的经历和感受,认为这所英国当时最富裕、资金最充足的学校已经成为各种陈词滥调和腐朽偏见的避难所。斯密认为,牛津的堕落是由于这所学校的资金分配制度太糟糕。虽然斯密对牛津大学予以强烈谴责,但是他不同于吉本和边沁,并不认为自己在牛津虚度了年华,甚至对牛津心怀感激,原因竟是巴利奥尔学院有一座牛津大学最好的图书馆。在牛津学习期间,他不再学习在格拉斯哥大学时喜欢的数学,而是广泛地阅读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及法文文学作品。其原因之一是斯密在牛津找不到合适的数学老师,二是巴利奥尔学院的图书馆提供了自学古典著作的条件。对人类天性的研究,或者说对人类政治史的研究,为斯密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和雄心,也为多才多艺的斯密提供了机会。移居牛津以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这项研究并且坚持了很多年。斯密在早期教育中的广泛涉猎不仅扩展了他喜爱的人类思维的自然进步理论内容,而巨早期对希腊几何学的爱好,也使他以后对政治学的推论更加科学、填密。经过文章翻译、特别是从事法语翻译的严格训练,斯密对那些仔细斟酌文章字句的人深为赞赏,也因此大大地改进了自己的文风。斯密仔细研究语言,在语言方面广博精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罗马、希腊、法国还是意大利等不同国家诗人的文风,他都有精深的研究。

斯密在牛津大学阅读了大量的古典著作,由于过分用功,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作为苏格兰学生,他也常常遭受傲慢无礼的纨绔子弟的歧视。像斯密这种性格随和、喜欢交友的人,在牛津求学六年,却几乎没有结交一个持久的朋友。除了与较少的苏格兰人交往之外,他很少与其他人来往。斯密后来在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时,曾担任格拉斯哥大学评议委员会和巴利奥尔学院评议委员会之间的联系人,除在公事上偶尔与牛津大学有书信往来之外,他似乎与南方这所大学断绝了关系。牛津大学似乎也对斯密不感兴趣。就连斯密成为最伟大的牛津大学毕业生之后,这所大学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