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格拉斯哥情缘
在学校,斯密因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强而引人注目。
在学校,斯密因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强而引人注目。到14岁,他在古典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已具备了进入大学的能力。1737年10月,未满15岁的斯密进入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从此开始了他与这所古老大学的毕生情缘。格拉斯哥大学是英国西北部一所规模很小却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有一批著名的导师。在这里,斯密完成了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课程。邓洛普教希腊语,希姆森教数学,哈奇逊讲授伦理学。斯密从这些出类拔萃的导师那里受益匪浅,尤其是弗兰西斯·哈奇逊,他是一位极有创见的思想家和无与伦比的讲课大师,也是对斯密学说与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在斯密交往的师长和朋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哈奇逊那样启迪他的良知,指引他前进的方向。虽然也有人说休谟和魁奈是对斯密影响最大的人,但是要问斯密是谁的学生,大概只能说他是哈奇逊的学生。大约半个世纪以后,斯密被推举为格拉斯哥大学的名誉校长,他在回想起这所古老大学对他的恩情时,深情地说道:“哈奇逊令人永世难忘。”哈奇逊崇尚自由,思想解放,性格温良,口才极佳,深受当时学生的爱戴,他的仁爱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虽然后来受到斯密的批评,但是他对社会运行的乐观主义态度还是对斯密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哈奇逊鼓吹的热爱自由和理性的观点被斯密接受; 在一些具体方面,例如法学,斯密承认,他讲授法学时提出的财产权的理论,受到了哈奇逊的启发; 他的成名作《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无疑是在哈奇逊的影响下才得以形成,据说这部书的框架在哈奇逊为其授课时就已形成; 而斯密有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最初也是由哈奇逊在课堂上首先提出的。更有趣的是,哈奇逊为斯密树立了一个理论的靶子,通过对这个靶子的“射击”,斯密得以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体系。